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春運啓動 民間消費力下降 商鋪撤攤位(圖)
 
示意圖:中國經濟蕭條,無論是第一線城市還是偏遠鄉鎮,商場、市場都出現倒閉潮以及攤販人數比顧客還多的現象。(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新年來臨之際,中國一年一度的大規模人口流動也已開始。官方預計,今年春運將有大約90億人次出行。不過有市民反映,受經濟不振的影響,今年的民間消費能力不如往年。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本週二,中國春運正式啓動。1月14日至2月22日的40天內,不僅包括鐵路、公路運輸,春運還涵蓋了航空和水路等多種交通方式。官方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同比2024年春運增長約7%。 上海居民吳先生本週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説,受經濟蕭條影響,今年少了「年味」氣氛。他説:「沒有,沒有這種(過年)氣氛。現在看上去(市面)一切正常,跟平時沒什麼兩樣,現在沒年味。現在超市空空蕩蕩,很多超市都關了。前兩天我出去買東西,發現很多超市都關了,經營不下去。以前這個時候去超市結賬要排隊,排半個小時才能結賬,現在去了買完貨就可結賬,購買力不行了。」 武漢市民反映消費水平大幅下降 武漢居民高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説,當地中國新年期間,居民的消費水平大不如前,有人臨時租下的年貨展銷攤位突然撤下:「武漢搞展銷會,好多人都撤展位。展位賣貨一兩天,發現銷情不好,就撤了。有購買力的都是一些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真正老百姓哪有什麼購買力。一年比一年差,有什麼辦法?」 據新華網報導,春運期間,鐵路客運量有望突破5.1億人次,日均1275萬人次,同比增長5.5%。 對此,高先生説:「火車站也沒多少人,除了學生放寒假多一點,其他人坐火車的比較少。」 農民工返鄉減少普通列車減少 山東滕州居民郭軍告訴記者,今年中國新年回鄉的農民工少了很多:「感覺上不像以前那麼多了,因為在此之前,很多打工的早就都回來了。普通列車減少了很多班次,當局希望把乘客推到高鐵列車。北京到上海高鐵都坐不滿,由於慢車減少了,還是窮人多,都沒錢,都擠著去買普通火車的票。」 郭軍説,滕州作為上海至北京的中間站,以前每天有十多班次停站列車,現在僅剩一班車:「現在就保留一班滕州去北京的慢車,而且回程還沒有從北京到滕州的班次,逼著乘客搭乘高鐵。經濟不景氣,很多人坐不起。」 由於中國不確定的經濟前景使得許多人更加謹慎消費,尤其是高端商品和奢侈品的銷售受到了較大影響。高先生説,民眾購買力明顯下降:「大部分企業、政府機構公務員減薪,甚至發不出工資,大家都很擔心。」 白酒銷量下滑反映消費低迷 江蘇微商陸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説,白酒是中國新年期間每個家庭必備的酒類,但是今年銷量明顯不如以往:「消費情況很糟糕,雖然到了年底,大家要籌備一些過年的物資,但是能少花錢就少花,酒的銷量今年很差,應該降不止五成。我剛從一個賣酒的朋友處回來,他説肯定銷量不如以前。酒是過年必囤的貨,如果酒都難銷,必定是實體經濟塌了。」 中國近年來民間消費力下降以及商品滯銷的現象,反映了多種經濟壓力和社會變動。有專家認為,特別是受到疫情後經濟恢復不及預期、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以及民眾收入增長趨緩、就業壓力增大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中國民間消費力的下降和商品滯銷的現象。△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6/8804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