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外资持续撤离 中共官方「稳外资」行动恐难奏效
 
【人民报消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出创历史新高,引发国际关注。尽管中共政府已推出「稳外资」行动方案,试图挽留外资,但在美中贸易战升级、营商环境恶化、国安审查趋严等因素影响下,外资回流前景依旧黯淡。 中国FDI净流出创新高资金外逃加剧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记录跨境资本流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807亿美元,全年度逆差则为4416亿美元,该数值显示资金正在流出中国,且规模较2023年的2151亿美元扩大逾2倍。 据彭博社报导,2024年中国FDI净流出高达1680亿美元,创下自199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1730亿美元,显示它们正加速向国外转移资金,报导分析,这场资本外流潮可能会在美中贸易战重启后,进一步恶化。 《日本经济新闻》进一步指出,去年中国FDI较2021年骤减99%,凸显外资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对「间谍行为」的频繁查处等因素而加速撤离。不过,该报导并未详细说明计算方式。 中共国务院出台「稳外资」方案 面对外资撤离加剧,中共国务院上周一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承诺「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并强调外资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就业和出口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中共官方的新华社报导,202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约和1135亿美元),同比下降27.1%;同时新成立外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 然而,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当天发表的评论文章淡化外资撤离问题,称部分外资企业因「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变化」而退出,但「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外资进来了」。该文强调,自2021年以来,中国连续三年吸引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外资,因此2024年的下降仍属「正常范围」。 专家:外资持续撤离是长期趋势,关税战或加剧资本流出 多位接受美国之音访问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因为计算方式差异,中共官方与境内外媒体所呈现的数据有所出入,但整体而言,「外资正在扩大撤离中国」的趋势是肯定的。 在北台湾新北市的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指出,自2021年以来,中国FDI几乎每年都以平均9%至11%的幅度下滑。 值得观察的是,早在「川普1.0」时期,美中贸易战就已迫使部分外商著手进行「供应链脱钩」;近年两年来,又有中国在新冠疫情解封后的经济转型不如预期、内需消费疲软,以及俄乌战争导致欧洲经济衰退,间接冲击中国出口贸易等因素,都降低了外资投资中国的意愿。 张弘远告诉美国之音:「至于为什么要直到2025年的现在,才看到中共官方透过一连串振兴民间经济或开放市场的做法希望重新吸引外商,我想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准备与美国进行川普2.0的关税战争,为应对关税战争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外商资本的扩大流出,积极地招商引资。」 中国本土企业实现「进口替代」挤压外资营商空间 除了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挑战,中国本土企业在家电、汽车等多个领域成功实现「进口替代」,进一步挤压外资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同样指出,中共政府一贯做法,是在外资进入中国后,将其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全部学到手,然后就由本土企业替代外资,例如电动车市场,就是在中国车企快速抢占领先地位后,外国投资就戛然而止。 此外,中共政府还会在贷款、政策等各方面,给予本土企业更多优待,让外资觉得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例如在美国中国商会1月下旬公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就有32%的受访美企表示,相比本土企业,他们在市场进入和公共采购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科技研发产业尤为严重。 该调查显示,「不再将中国列为首选投资目的地」的美国企业,较去年上升了三个百分点,达到21%,比2020年的10%和2021年的11%增加一倍。且有17%的受访企业已经开始将生产和采购转移至中国境外,较前一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 史鹤凌说:「对普通的制造业,中国国内企业已经能够替代国外的企业,在服务业方面,实际上中国还是对外资企业设了很多的门槛,高科技领域实际上受技术出口的管制,也不大可能有外资流入中国,所以外资净流出的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国安疑虑、政策歧视加剧外资撤离意愿 台湾学者张弘远指出,即便在消费性服务业,外资企业仍可能受到不公平对待。例如,中国知名电影《哪吒2》与好莱坞电影《美国队长4》同期上映,坊间传出影院有意减少后者的放映场次或安排在冷门时段,以保护国产电影。 张弘远说,若连外资最有兴趣,且理应最具开放价值的消费性服务业,都出现歧视性商业行为,也就无怪乎外资投入的意愿会降低。 旅居美国的经济学者蔡慎坤则表示,中共政府希望吸引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高阶晶元、半导体等领域,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让外资望而却步。这一点,从习近平日前召开民企座谈会,座上宾主要也是来自科技产业,就看得出来。 除了高度「内卷」的商业竞争之外,蔡慎坤认为,同样让外企却步的是中国的政治环境越来越严紧缩,从中国的各种保密法规到香港的《国安法》,都让外资担心动辄得咎,而无所适从。 蔡慎坤对美国之音说:「谁也不知道(可能)触犯到哪条法律,尤其是国安(法规),对金融领域也好、外商投资企业也好,监管越来越严,现在你要顾员、投资啊,或者是要做一些咨询类的项目,基本上在中国都不可能的。」 除了外资撤离,中国企业也在加速向海外转移资金。彭博社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1730亿美元,这一现象引发外界关注。 蔡慎坤分析,这一趋势可能意味著中国企业已在为川普可能重启的关税战做准备,尤其是中低端产业早已转往东南亚、南美洲甚至非洲设厂,以规避美国的贸易制裁。△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20/8889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