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哈马斯改口称将如期释放以色列人质
 
【人民报消息】哈马斯星期四(2月13日)表示,它将按照停火协议的规定,依计划再释放三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从而化解了有关以哈停火协议中一个重大的争议议题。 据美国之音报导,哈马斯之前指责以色列违背停火协议多项规定,包括不让帐篷和简易住房进入加沙,并以此为由威胁说要将原定星期六再次进行的人质释放行动延后。此举遭到以色列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的严厉谴责,以色列更威胁说,如果人质不能按期释放,就有可能恢复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 美联社说,以色列尚未对哈马斯的最新宣布发表评论,但是应该会继续执行双方签署的停火协议。至于第二阶段的停火,目前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哈马斯表示,其代表团在开罗与埃及官员举行了会谈,而且也与卡达首相讨论了将更多的帐篷、简易住房、医药设备、燃料和清理瓦砾堆所需的重型器械运进加沙的问题。这些都是哈马斯近期提出的强烈要求。哈马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调解人承诺要「清除所有的障碍」。 美联社表示,哈马斯在作出最新宣布后不久,其发言人阿卜杜勒.拉蒂夫.卡努(Abdul Latif al-Qanou)通过电话向该社证实,三名以色列人质将按计划于星期六获释。 国营的《开罗新闻电视》(Qahera TV)报导说,埃及和卡达成功化解了相关的争议。这两个国家一直在以哈之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并且协助促成了目前仍在持续的停火。 埃及媒体同时也播出了装载临时住房和推土机的卡车在加沙南部拉法过境点埃及一侧等待进入加沙的视频。这些媒体报导说,这些卡车正排队驶入以色列的检查点,然后在通过检查后进入加沙。 以哈第一阶段停火自1月19日开始,并将于三月初到期。而有关第二阶段停火的谈判却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美联社指出,目前的停火未来几周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果第二阶段停火协议能够谈成,哈马斯将释放所有人质,而以军也将全部从加沙撤离,从而让此次加沙战争完全结束。 美联社的报导说,川普有关将加沙200多万居民移居其他国家的提议让第二阶段停火协议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项提议受到以色列的欢迎,但却遭到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和拒绝。阿拉伯国家也拒绝接受大批的巴勒斯坦难民。人权团体甚至指出,根据国际法,此举有可能构成战争犯罪。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联合政府中的极右派盟友已经呼吁在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到期后恢复战争,以便消灭哈马斯并执行川普的移民计划。但是哈马斯此次在经历了以军多年来最猛烈的打击后,似乎仍然维持了对加沙的控制。 哈马斯武装分子2023年10月7日从加沙向以色列南部发动大规模突袭,打死1200人,另将250挟持为人质。根据以哈之间的停火协议,目前已有一大半人质获释返回家园,八人被以军救出,另有几十名人质的遗体被找到。 美联社指出,哈马斯扣押的人质也是这个被美国及几个其他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团体唯一的谈判筹码,而且如果哈马斯认定以色列将恢复战争,未来它将很难会承诺继续释放人质。 目前大约还有73名人质未获释放,其中一半的人据信已经死亡。几乎所有剩余的人质都为男性,其中包括以色列士兵。 根据哈马斯掌控的加沙卫生部门的统计,以色列对哈马斯展开的大规模军事报复行动已经导致48,000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绝大多数为妇女和儿童。但是这一统计不对平民和武装分子作区别。以色列指出,巴勒斯坦人的死亡数字包括了17,000多名哈马斯武装分子。△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4/887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