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老年艾滋:一顆深埋在中國未來的炸彈
 
【人民報消息】老年人、愛滋病、性傳播,都曾是中國社會的老問題,但組合到一起卻成為是一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新問題。據中國媒體報導,60歲以上老年人在中國新增HIV感染者的艾滋患病人比例逐年上升,預計到2035年會超過30%。這一現象背後的成因有哪些? 據中國南方媒體《羊城晚報》,一位79歲大爺多次因慢阻肺急性發作入院,最終發現竟是愛滋病。被問起什麼時候感染的?大爺一臉茫然:喪偶十多年,有生理需求的時候就出去找了。「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感染的了。對方也五六十歲了,沒有用過避孕套。」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這則新聞上了新浪熱搜。《羊城晚報》表示:近年來,中國老年人感染愛滋病的佔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且有研究預測,預計到2035年,老年愛滋病患者接近總愛滋病患者的33%。 「其實大約從2015年開始,老年人在中國新報告HIV或者愛滋病人中的佔比就逐漸上升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前醫療救助部部長任瑞紅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只不過大家一直沒有特別重視。」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對本臺表示:「大約2010年以前,中國的愛滋病傳播主要以賣血為主,比較容易引起媒體關注,但現在中國愛滋病傳播已經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老年愛滋病人增多是最重要的挑戰。」 「老年愛滋病人的特點是,他們一般都到很重的時候才發現,」中國愛滋病權益活動人士萬延海對本臺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社會醫療保障環節中的一個缺憾,説明愛滋病的預防不能只是針對特定的高危羣體,而是應該針對整個社會人口,包括老年人。」 大幅上升的數據 多位受訪專家均表示,老年艾滋在中國並不一個新鮮現象,已持續數年,但可能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據《微生物學》2020年發表的《中國老年人愛滋病毒感染風險高:觀察性研究的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所披露的數據,在重慶,從2011年至2019年間,50歲及以上人羣報告的愛滋病毒感染者比例從27%急劇上升至58.4%。在廣西,2014年新報告的HIV病例中有46%為50歲以上的男性。 新增報告人數大幅上升的同時,性別差異也很明顯:2012年至2018年間,老年男性病例總數增加了三倍,女性病例增加了兩倍。2010年至2016年中國新診斷的女性HIV感染者中,50歲及以上人羣的比例從2010年的17.8%上升至2016年的38.1%。 老年HIV感染者也有較明顯的地域差別。據《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從2015年到2022年間,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華南地區。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趨勢在發達城市不存在。據深圳市疾控中心2023年發布的數據,2023年1-10月,深圳全市報告50歲及以上中老年病例198例(75.8%為男性),佔同期新報病總數的15.1%,而在2008年以前,這個數字一直低於8.0%。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也在2024年12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廣州2024年新報告的病例當中,60歲以上的佔比在20%左右。」 據央廣網報導的數據,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國報告現存活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已經高達132萬多,超過了美國的感染人數(約120萬),在中國總人口佔比中已經接近1‰。但據上述《微生物學》一篇論文分析測算,中國老年人羣的HIV總感染率為2.1%,遠高於普通人羣,也高於世界其他國家同齡人羣的感染數據。 「這還只是官方公布的數據,真實數據恐怕更高。」黃嚴忠分析,「他們很多是感染後由於免疫力下降,發生了其他感染,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的。但還有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症狀,而且老年人也不會主動去測HIV。」在黃嚴忠看到的數據中,有研究報告的地區新報告老年愛滋病人的感染數據已從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 除了人數及佔比上升,萬延海認為中國老年艾滋現象的現狀還有一個更重要特徵:「比如這位大爺,很多老年人不是常規體檢中發現的,也不是在公共衞生篩查中發現的,很多都是病重了,發展成愛滋病了去醫院,才發現的。這説明真實的、潛在的數據可能會更高。」 並不「清心寡慾」的老年人 在新增感染原因中,佔比最高的感染原因是商業性行為或非婚性行為。如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報導中,老年HIV感染者中,因異性性傳播感染的佔比高達90.9%。 任瑞紅對此分析:「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從2015年前後,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另一個原因是離婚率開始增加,老光棍越來越多,導致老年男性高危的性行為增加。」 據《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時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2.9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1.2%。 而在中國主流媒體和年輕人的印象中,老年人與性需求毫無關聯。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2019年曾在深圳街頭進行過一次針對15-60歲範圍人羣的隨機問卷調查,在對老年人的印象調查問題上,357份有效問卷中,「清心寡慾」的選擇量達143人次,佔比40%,僅次於「健康」一詞。在不少人的理解中,已然脫離生殖年齡區間的老年人,早已與「性」無緣。 中國頭部自媒體《一條》曾經做過一份在線調查:「你認為你的父母還有性生活嗎?」近1000份答卷裏,有85%的年輕人認為父母已經沒有性生活。 真相相去甚遠。 根據中國社會學家教授潘綏銘教授在《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中的數據:在中國55-61歲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至少有一次性生活,還有14%的老年人可以達到每星期1次以上。也就是説,在50~61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羣中,仍有一半以上的人保持著每個月一次及以上的性生活頻率。 在潘綏銘的調查中,這個趨勢在持續上升:從2000年到2015年,中國50~61歲人羣性生活明顯增多了。其中「乏性」人數(每個月不到一次)從66%下降到47%;「有性」的人(每個月1~3次)則從25%上升到了39%;「富性」的人(每週一次或者更多)雖然本身並不多,但也增加了大約5個百分點。 根據2015年四川性社會學與性教育研究中心對3000名老年人的抽樣調查,60~80歲老年人對於性的需求也是客觀存在的,只有17%的男性和30%的女性表示完全不需要性生活。 同時,單身老年的佔比也很高。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單身老人(單獨居住的老人)為3729萬戶,佔「有老年人家庭戶」的21.38%,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增長了約6.5%。 這並不是獨居老人的總數。據人民日報旗下雜誌《民生週刊》記者梳理,除掉因喪偶、離異、終身未婚導致的無配偶型獨居老人,中國還有很大一部分獨居老年人屬於:雖有配偶,卻被子女以帶孩子原因被迫分開。 同時,由於性別差異,男性在60歲之後仍普遍有性需求,而女性的性需求則隨年齡增加而較快降低,因此即便是有家庭的老人,仍存在夫妻雙方的需求不匹配的情況。 不過,老年人「艾滋率」上升只是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一個側面,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後,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社會、經濟問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6/880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