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楊振寧論蘇俄的侵略性--答香港《明報》記者問
 
【人民報訊】蘇聯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國家之一,而且它是最危險的國家。

                    -- 楊振寧

  問:中國最大的威脅是蘇聯,請問楊教授你對蘇聯有什麼看法?

  楊:從心理上說,中國能夠承認在科技方面比許多國家遠爲落後,這是因爲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沒有文化自卑心理所使然。但如果你同蘇聯科學家或者蘇聯人民談過話,你會意識到蘇聯對西方世界有很深的自卑心。

  19世紀時俄國被西方當作$$%東方$$%的一部份,俄國人對此甚爲介意,這是深潛於俄國民族的心理裏的。這種心理,到現在他們仍拋不掉,俄國想在文化上成爲西方的一部份,而對那些把俄國不當作西方一部份的人,表示很不滿。這種自卑情意結,中國沒有。一個具體例子是,你會發覺蘇聯的百科詞典及科學著作中,將很多科學概念及發明都當作始源於蘇聯。中國沒有那樣做。

  問:這會不會只是蘇聯政府對自己人民的一種宣傳手法而已呢?

  楊:我講的是蘇聯人民心理中最根深蒂固的,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而不是蘇聯政府的發明。

  他們仰慕西方,他們想要與西方認同,但他們卻感到西方並不承認蘇聯是西方的一部分,這恰好解釋他們自卑情意結(Inferiority Complex) 的源。

  在蘇聯,他們深深自覺到蒙古(東方民族)與高加索的種族大爲不同,這是深植於蘇聯人心理之中的,也許可以從兩件俄國曆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來找根源:

  一是蒙古人統治了俄國的一部分差不多有300年,如果你到俄國去同他們傾談,你會發覺$$%蒙古人的侵略$$%在俄國人腦海中比希特勒的更爲印象深刻。你只要同任何一個俄國人談15分鐘,就會意識到這對俄國人有多麼深刻的影響。

  另外就是俄國之敗於日本。他們的失敗對俄國人心理上的巨大影響比其他異族入侵要強得多,這是因爲他們不顧一切地想要成爲西方的一部分。而他們想排除俄國與東方的任何聯繫。中國在50年代作了一首歌叫《東方紅》,俄國人不喜歡這首歌,中國方面覺得奇怪,就是因爲不了解俄國人這種心理。

  在蘇聯,你會感覺到強烈的$$%反東方$$%情緒,隨處可見。在某方面而言是難以理喻的,因爲蘇聯也有不少東方少數民族,例如在烏拉爾區,人口中很多是韃靼人。我在莫斯科到過一個博物館,一個蘇聯的大學畢業生帶我去,在一個大堂裏,地方很寬敞,正有幾百個小學生聚集在一起,全都在觀看房間裏唯一的一幅圖畫。我說我一定要看看那幅畫是畫什麼的。近前一看,那是一幅很精細描繪的油畫,精細到可與Dali相比。這幅畫使孩子們那麼有興趣,是因爲上面畫有很多堆骷髏頭,在一個沙漠似的地方,有數百堆的骷髏頭,氣氛可怕。於是我問我的導遊薩沙,這幅畫講的是什麼,他說,這幅畫是關於韃靼統治下俄國的遺蹟。

  在我想象中,這是難以理解的,因爲莫斯科也經常有很多韃靼人來探訪這座博物館。這無疑是蘇聯政府的方針,而這個蘇聯政府的政策,剛剛投合了傳統的俄國人反東方情緒心理。

  問:他們的統治,確有一點反少數民族的情形?

  楊:對的,但蘇聯人特別反東方。一天傍晚,吃過飯以後,我與幾個蘇聯著名物理學家一起散步,我於是告訴他們我看這幅油畫的經驗,接着我又告訴他們關於物理學家彼得弗若昂地(芝加哥大學物理教授)的故事。彼得對我說,他個人觀察的結果是,蘇聯人民有很多反日本人的行動。莫斯科到處都是日本遊客,而他觀察到爲數不少的歧視行動。我們在莫斯科相遇的時候,他第一句問我的話就是:你有沒有遭受到反東方人的行動。我說沒有。那大概是因爲薩沙一直陪着我的緣故。他替我買票,兌換鈔票等,所有我沒有與蘇聯民衆真正接觸。

  我對幾位蘇聯物理學家講了上述的事情,我說我的感覺是:在俄國民族心底裏有一種反東方的意念,這是由於蘇聯政府對反華的鼓勵,加上有一股深遠的反東方人的傳統,同時他們對19世紀西方人把俄國列作$$%東方$$%深表憤恨。我請他們評論,這是不是真的。他們馬上用俄語激烈辯論起來,幾分鐘後,其中一個對我說這有一點真實性。

  問:中國聲稱受到蘇聯很大的威脅,但西方有些批評家卻說這可能有點偏見,你的看法怎樣?

  楊:我想中國方面的話是比較可信的。最近有一本新書出版,作者是維克多路易士(Victor Louis) 。書名叫The Coming Decline of the Chinese Empire。

  你們知道維克多路易士是誰吧,他是著名的KGB人員,住在倫敦,表面上是幾種英國報紙的新聞通訊員,但衆所周知他是KGB的活躍要員,在蘇聯擁有兩座別墅,他是蘇聯公民,並經常回到蘇聯。

  這本書完全是一派胡言,它說中國無法解決她的少數民族問題。它說中國少數民族將要求獨立。

  而它威脅說,一旦這種事情發生,蘇聯就一定予以援手。這是個藉口,他們想混淆世界視聽,蘇聯如果一旦要侵略中國,也會用這個藉口。

  如果你見到這本書,該買來一讀。這本書還有一篇很有趣的別人介紹此書的前言。通常這類前言是對該書恭維的,但這篇前言卻完全是對該書的批評。

  前言作者是美國《紐約時報》的傑出特約員Harrison Salisbury,文中提及:這是一本重要的書,特點是它有$$%淫穢$$%的處理(所指不是色情方面,而是它內容的猥穢不真實),但不失爲值得一看的書,因爲它反映了一些蘇聯重要人物的想法。這本書開頭的一章是講$$%滿洲$$%,內容荒謬,它說滿洲人民想脫離中國獨立。路易士先生甚至完全沒有看中國近代史,滿族過去不錯是有過不同的文化,但現在已經被吸收到中國文化中去了。但他假裝沒有這回事,仍然追溯到十八九世紀。他爲什麼這樣做?我相信這是蘇聯在某個時候侵略滿洲可能用到的一個藉口。

  你問我蘇聯是否對中國有侵略性,人們應當信中國的話還是信蘇聯的話,我想只要你閱讀一下這一類書,你馬上便會信服:蘇聯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國家之一,而且它是最危險的國家。

轉自中央國家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8/8873.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北大網站被查封的原因:江澤民是塊豆腐渣! (62,992次)

2. 《爭鳴》驚爆江澤民放前公安部長陶駟駒一馬之內幕 (52,820次)

信不信由你:江澤民澳門行漸顯蛤蟆原形
3. 信不信由你:江澤民澳門行漸顯蛤蟆原形 (43,799次)

4. 凌鋒: 核心被一分爲二,三講蓋棺 (41,935次)

5. 梁新:江澤民正有計劃步驟的把國家權力私授江綿恆 (34,455次)

6.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獲准來臺推展法輪功 (33,073次)

7. 江澤民病情的追蹤報導(6) (32,551次)

澳門慶祝會 江澤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圖)
8. 澳門慶祝會 江澤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圖) (32,508次)

9. 侯德健解中國三大預言之一:中共明年「運已終」 (30,928次)

10. 氣死梁啓超之子的僞科學家何祚庥 (30,852次)

11. 胡錦濤曾慶紅鬥爭趨激烈 高官及子女海外留後路 (30,748次)

12. 江澤民被迫表面接受朱熔基、尉健行的主張 (30,694次)

13. 《爭鳴》: 黃菊因醜聞請辭未獲準 (29,348次)

14. 江澤民與曾慶紅之間到底怎麼啦??? (29,328次)

15. 以無道伐有道,天理難容--評江澤民鎮壓法輪功,引起天怒人怨 (29,294次)

16. 剖析中國「太子黨」的繁衍歷程 (28,950次)

17. 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又失態 (28,708次)

18. 朱總揚州視察請領二百個骨灰盒 江澤民嚇破膽 (28,519次)

19. 江澤民新畫皮--不可不看,膽小莫看 (27,766次)

20. 中共政法委書記羅乾的政治生命行將結束 (27,630次)

21. 洛陽大火將使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熾熱化 (27,609次)

22. 天欲其亡,必先使其狂 (26,632次)

23. 抗爭怒潮洶湧 朱熔基下令「六不準」 (26,331次)

24. 小笑話:世界末日 (26,180次)

25. 梁新:遠華在濃濃的煙幕掩蓋下正在進行殊死的權力爭鬥   (25,945次)

【圖片欣賞】江澤民死海浮沉
26. 【圖片欣賞】江澤民死海浮沉 (24,827次)

27. 梁新:從替死鬼陳明義下臺想起 (24,562次)

28. 江澤民出賣的國土相當於100個臺灣 (24,495次)

29. 樂功大師孔太要求與司馬南公開對話 (23,250次)

30. 江澤民澳門出盡醜 何厚鏵馬屁拍到家 (23,084次)

31. 總參情報部部長姬勝德輕刑之內幕 (23,022次)

32. 遠華案: 莊如順死囚獄中揪高官,要死都得死大家一起完 (22,889次)

33. 御醫,給江主席用藥請悠着點兒! (22,754次)

34. 江澤民問計趙紫陽如何反腐 (22,545次)

35. 中央電視臺記者意外身亡,嚴禁媒體報道 (22,518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