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神明」 後半句十人九不知(圖)
2023年7月6日發表
清 戴熙 山水 冊頁八開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
【人民報消息】「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老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勸人不要做壞事。這句話告訴人們一個真相:人在做,天在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同樣意義非凡,叫作:「不畏人知畏己知。」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想給我們傳達什麼意思呢?
「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句話出自於清代文人葉存仁的一首詩,也伴隨着一個典故。
葉存仁生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江夏(今武昌)人,先後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葉存仁爲官三十餘年,毫不苟取,甘於淡泊。有一次,在他離任升遷之時,僚屬們派船來爲他送行,然而船隻卻遲遲不啓程。直到夜半時,才見到一葉小舟伐來。
原來是僚屬們爲他送來的禮物,因怕人知道,所以特地選在深夜送來。
送別之情不好拂,但送行之禮不能收。葉存仁見此,揮筆寫下一首〈拒禮詩〉,將禮物退了回去:
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
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好一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葉存仁用一首詩表明了做人要有良心,哪怕是舟行河中,月夜寂靜,可避人耳目,可掩蓋隱惡,卻迴避、掩飾不了自己的良心。因此使送禮者們也不好再強求。
與「葉存仁拒禮」相似的,還有一個「楊震拒金」的故事。
東漢時期的楊震,年少好學,博覽羣書,被當時的人譽爲「關西孔子」。後來大將軍鄧騭聽說了他的賢能而力薦他爲秀才,在東漢初年任刺史、太守。
楊震擔任東萊太守期間,有一次經過昌邑,昌邑令王密是他的門生。王密爲了對提拔自己的楊震表示感謝,晚上懷揣着「十金」晉謁楊震。
楊震說:「我很了解你,你爲什麼不了解我呢?」
王密說:「送您錢的事情,晚上不會有人知道的。」
楊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說沒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萬分,只好又揣回金子離開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強調「慎獨」和「不欺暗室」,即使處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仍然要堅守節操,遵循上天給人規範的道德,因爲有神佛、有老天爺在看管着。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是先人留給後人寶貴的智慧、財富,是作爲人應該遵行的法則,只有當上下半句連起來讀的時候,你才能明白這全句的精髓所在。古人的寓意可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淺顯。
有一句話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一旦自己做了虧心事每天就會生活在惶恐之中,內心的折磨和壓力就會讓自己喘不過氣來。
或許很多人都認爲騙人、撒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撒謊之後,就要用一個又一個謊言去圓謊,到最後一旦被人戳穿必然會無地自容。縱然自己的演技騙過了所有人的眼睛,但是卻永遠騙不了自己。
《增廣賢文》中說「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一個人活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這輩子才算是不虛此行。
不要以爲作惡多端沒被人發現,就可以永遠逃脫制裁。正所謂「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做了惡事就一定會遭到報應。或許有的時候懲罰來得晚一些,但絕對不會讓惡人逍遙法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