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年前竟有核反應堆 運行50萬年(圖)
許靈
2021年4月18日發表
距今約20億年前在奧克洛礦區曾有16座核反應堆斷斷續續地運行了約50萬年。
|
【人民報消息】世界上有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咱們並不一定都能親眼看到。有人說,我沒看到的不一定沒有發生。有人說我親眼看到的我也不一定就相信。
下面講一個很多人都沒看見,但卻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
非洲小國加蓬共和國(Gabon)位於非洲中西部,早期爲法國殖民地,國土面積只有2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0萬。國家雖小,靠上天恩典,礦產卻很豐富,有石油、鎂礦、鐵礦、黃金礦、鈾礦等等。加蓬人就靠出口這些礦產,比鄰國過得富裕。
1968年法國發現奧克洛(Oklo)地區的鈾礦比較豐富,於是進行挖掘開採。1972年,法國皮埃拉特的一家核燃料廠進口了奧克洛鈾礦石。
一個驚動世界的現象就在這時被發現了。
工作人員鮑齊奎斯在對礦石的提煉產品,六氟化鈾進行常規分析時,發現其中鈾-235同位素的含量只有0.717%,而不是應有的0.720%自然含量。接着又測到好幾批來自該礦區的鈾原料都有這種偏低的結果。這種異常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因爲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地方,甚至在月球上或隕石中,鈾-235同位素的自然含量都非常穩定,是0.720%。
雖然是微小的差異,但絕對不可忽視。它足以令科學家懷疑,這些礦石被人工處理過了!
帶着疑惑,科學家們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雖然奧克洛鈾礦是個含鈾量很高的高品位礦,但鈾-235同位素含量在整個礦區平均值僅爲0.62%,最低值只有0.296%。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科學家們迅速開展研究,很快就發現了原因所在——核裂變。爲什麼呢?按照科學家的說法,因爲較重的原子核一分爲二時會產生新的輕元素,而這些鈾礦石中輕元素的含量極高,除了曾經發生過核裂變之外,沒有別的解釋。也就是說,這些鈾礦石都已經被當作核反應原料利用過了。
這個解釋,連科學家自己都被嚇呆了。衆所周知,居里夫人發現鈾不過才一百多年的歷史,世界上第一座核能發電廠是1956年在英國誕生。但奧克洛鈾礦深埋地下數十億年,這怎麼能解釋的通呢?
勘察結果通報到了法國科學院後,引起了世界各地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專家們紛至沓來,對奧克洛鈾礦進行了各種研究。
1975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加蓬首都利伯維爾市組織了專門的學術討論會。物理學家們齊聚一堂分享他們對「奧克洛現象」的研究,最後一致斷定,距今約20億年前在奧克洛礦區曾有16座核反應堆斷斷續續地運行了約50萬年,平均輸出功率大致爲100千瓦,約能供應幾十個烤麵包機運作。
20億年前就有人了?那時候的人就知道享受麵包了?而且還是用核反應堆當能源,啓動烤麵包機!照現代人來看,這太奢侈啦!
這個考察結果人能相信嗎?但不相信又不行,它就在眼前擺着。
近五十年來,用達爾文進化論培養出來的科學家做了很多很多的研究,想搞明白它是如何形成的。最後說是總結出奧克洛核反應堆的三大奇特之處:
1、超常的鈾含量
鈾-235必須足夠豐富達到臨界質量才能導致核裂變的連鎖反應。今天,即使是儲量最大、濃度最高的鈾礦礦脈也無法成爲一座核反應堆,因爲鈾-235的濃度過低,甚至連1%都不到。而根據推算,20億年前奧克洛鈾礦脈形成的時候,鈾-235所佔的比例接近4%,與現在大多數核電站中使用的人工提純的濃縮鈾燃料的濃度大致相當。這也就是說,20億年前奧克洛鈾礦應該是人工提純的。
20億年前就能人工提純了?!
2、神奇的「間歇泉」模式 50萬年不變
按照科學家的說法,鈾-235只有在慢中子的撞擊下才會裂變產生能量,而中子剛從鈾原子中分裂出來的時候速度很快,所以必須存在某種中子「慢化劑」,減慢鈾原子核裂變時釋放的中子速度,這樣才能使核反應繼續下去。一般的核電廠中使用的是輕水或者重水做慢化劑。同時,爲了讓核反應堆能穩定運作不至於發生核爆炸,核反應堆會使用「中子毒物」,通過吸收多餘的自由中子,來控制核連鎖反應的速度。這種吸收中子的物質通常置於反應堆的控制棒中。
但奧克洛核反應堆的製造者採用的是20億年後的人都不知道的間歇泉模式。
據報道,俄國科學家艾力克斯.梅席克教授(Alex P. Meshik)的研究表明,奧克洛反應堆是間歇使用的,運作30分鐘,然後又關閉至少兩個小時30分鐘,然後再啓動。它使用地下水做中子慢化劑,使鈾-235裂變時產生的快中子慢化,從而使鏈式核反應持續進行。而核反應釋放出的熱量又加熱了地下水,使其沸騰汽化,然後在一次壯觀的噴發中,排出所有沸騰的地下水,於是沒有了中子慢化劑,鏈式反應也就停止了。然後水慢慢回到反應區,中子受到適當的緩衝,核分裂再度展開,反應堆又開始工作。如此反覆進行,水的不斷流入和沸騰汽化,起到了現代反應堆控制棒的作用,使得反應堆穩定運作幾十萬年,沒有出現過任何熔燬或爆炸事件。
奧克洛的間歇泉系統穩定運作了50萬年,定時噴發,不隨外界因素變化而改變。現代人絕對無法想象,更不用說做到了。
3、巧妙的核廢料處理方式至今學不會
大家都知道,核廢料處理在現代核工業中是件非常令人頭痛麻煩的事情。例如日本就是個實例。
據紐約時報的報導,2019年底,日本政府在東京召集了來自22個國家的外交官,就其處理福島受損核反應堆逾100萬噸廢水的情況舉行了一場簡報會。
當局解釋稱,儲水空間很快就要用盡,他們正在考慮幾種解決方案。其中一項措施是從水中清除最有害的放射性物質,然後逐漸將其排放至海洋中。日本外務省表示,外交官們並未提出反對意見。
但2021年4月13日,當日本正式宣佈將實施這一計劃時,就引發了指責。韓國譴責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行爲,並召見了日本大使。中國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臺灣也提出了強烈反對。
儘管日本政府花了很大功夫證明從大米到魚類等福島產品可以安全食用,但包括中韓在內,共有15個國家或地區禁止或限制進口該地區的食品。在福島,此舉更不受歡迎。
但是,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竟然不需要擔心這個。例如被發現的奧克洛核反應堆有幾公里,如此巨大的一個核反應堆,對周圍環境的熱干擾卻侷限在反應區周圍40米之內。更讓人吃驚的是,核反應所產生的廢物,並沒有擴散,而是侷限在礦區周圍。怎麼那時候的人聰明到如此程度了?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越發展科學越進步,但奧克洛核反應堆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這樣。
據報道,核裂變最危險的副產品之一是放射性銫,如果泄露進土壤或水中,就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埃文.格羅普曼博士(Evan Groopman)研究發現,奧克洛核反應堆產生的銫卻被巧妙地結合在了另一種裂變產物釕的分子結構中,從而沒有從古老的核反應堆中泄漏出來。
而另一種核裂變產物,放射性的惰性氣體氙氣,現代核電站一般就是任其釋放到大氣之中。而梅席克教授的研究表明,奧克洛間歇泉的水在噴發後溫度下降時會析出磷酸鋁,磷酸鋁顆粒在形成過程中會捕獲溢出的氙氣,並將其牢牢鎖在自己的結晶體內。
格羅普曼博士曾讚歎說,「反應堆中發生的情況奇蹟般地彙集到了一塊,令人難以置信。」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反應堆的奇蹟都發現了,那就照貓畫虎吧,爲什麼日本直到近日還沒有把虎畫好,還得把處理福島受損核反應堆逾100萬噸廢水排放到海洋中去呢?這達爾文的進化論到底是怎麼進化的?(文/許靈)△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