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人难获诺贝尔奖背后的真实原因(多图)
 
李子木
 
2015年10月10日发表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屠呦呦在做试验。
屠呦呦50年前与老师一起做实验。

【人民报消息】2015年,中国获得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生理暨医学奖」。获奖者是84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呦读音为「优」,第一声)。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是父亲起的,源自中国古籍《诗经》「小雅·鹿鸣」的首章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思是说鹿得到蒿草而发出欢快的呼叫同伴的呦呦声。 ◎ 先侃一点玄乎乎的题外话 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把「呦呦」当作名字。看到「呦呦」想起另外一个故事,算是题外话。这个故事有点像神话故事,说的是几个小伙伴在天上玩的高兴,后来创世主说给你们一个使命,就是投生到人间去写作。然后给了每人一支神笔,这些笔所起的作用都不同。有写这方面文章的,有写那方面文章的。然后告诉他们说,下世后,每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玉」字。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一位专门从事写作的朋友恍然大悟说,小的时候,姑姑给她起个名字叫「玉娥」,她说不喜欢,说太土,姑姑给她换个名字叫「玉莲」,她还说太土,最后姑姑私自定下了一个名字,中间还是带个「玉」字,她也没再较劲,也就算了。现在她说,原来这个「玉」字有这么深的来头啊。 如此看来,「呦呦」这个名字,看似是其父亲给起的名字,但决非偶然,这说明她生来就有这个使命,不但一生和植物等天然药材不可分割,而且为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在世界上发出了响亮的「呦呦」之声。 ◎ 书归正传 屠呦呦40余年都在从事青蒿素的研究,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的研究,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重要贡献。 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还差2个月就85岁,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及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获得有诺贝尔指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是首位得此奖和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头衔,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常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但均未当选。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暨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与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分享此奖。屠呦呦得到1/2奖金,其他两位各得1/4奖金。 ◎ 接到「中草药抗疟」研发任务 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着眼镜,梳个麻花辫」。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进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她认为自己「很幸运」。 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55年中,除了参加过为期2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中医科学院。她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于1969年至1972年之间,正值中国的十年文革时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份,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政府「打击美帝」,方法是寻找有效的抗疟新药。在1960年代的东南亚战场上,疟原虫已经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 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成份,并不是新鲜事。1941年,来自上海的药理学家张昌绍,尝试利用中药「常山」治疗南部沿海地区流行的疟疾,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别在《科学》和《自然》期刊中发表中药常山及其活性成份的抗疟作用。不幸的是,张昌绍在1967年自杀,而另一些原本致力于此的科学工作者也因文革而中断研究。 最初的「523」任务中,曾尝试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却没有中医科学院的参与。直到1969年,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应召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这个项目。当时她38岁,职位只是助理研究员。 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份已被打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耗时3个月,从2000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100多个样本,最后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则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以低温萃取的方式提取青蒿,终于成功萃取到青蒿素。 ◎ 不会生活不喜欢娱乐的老古董才能研究出真东西 有人说她像神农一样,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以致搞坏身体, 另有朋友说,她除了埋首做研究,生活上很粗线条,搭火车还会下错站。也有人说,只有这样不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不喜欢娱乐的老古董才能研究出真东西来。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外表像个慈祥的老太太,在宁波中学曾跟她同学的翁鄮康说,当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也不是很熟,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读书却很认真:「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在同学当中,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没没无闻型。」”翁回忆说,后来两人都到了北京,往来才比较多,在聊天中,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一次,屠呦呦曾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另一位校友陈效中说,屠呦呦不太会照顾自己,有一次找不到身份证,我帮她找,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同学们都笑话她。结婚后她也不太擅长家务,她的先生分担较多。 陈效中说:「她还有点马虎。」有一次,同学几个人到宁波开会,屠呦呦因为有事单独回北京,她途中下车走走时,火车却开走了。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宁波中学教他们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师曾回忆屠呦呦说:「不是很活跃,话不多,很爱读书,总是低头看书,从小就是一个爱做学问的人,总是在很认真地读书,不爱参加娱乐活动。」 ◎ 中华传统医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美联社10月5日报道称,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将这一享有盛誉的奖项授予出生于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以及屠呦呦──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坎贝尔和大村智的获奖理由是,发明了一种有助于降低河盲症和象皮病(两种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发病率的药物。 屠呦呦发明了一种大大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可以为全球34亿人造福。 坎贝尔是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麦迪逊的德鲁大学的一名荣誉退休研究员。80岁的大村智是日本北里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来自位于中部的山梨县。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但她却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屡评屡落选。 报道称,这3位获奖者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96万美元)奖金:一半奖金授予屠呦呦,另一半奖金授予坎贝尔和大村智。 诺贝尔大会说,84岁的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大大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的发明是以传统中草药为基础的。由于屠呦呦的发现,疟疾死亡率在过去10年下降了50%,受感染人数减少了40%。 在屠呦呦获诺奖后,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饶毅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获诺奖算是对中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目前是否趁势改革也是检验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中国科学界在如此冲击下,是否脸红是检验大家有没有羞耻感的时候;长期忽略屠呦呦是体制和文化的耻辱,背后因素是创新发展的阻力;今天和以后的屠呦呦能够在中国生存吗?经费如此丰富的中国科学界还会继续热衷「关系」而忽略科学吗? ◎ 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是从电视上得知的 据宁波日报10月6日报导,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却没人告诉她,她还是从电视上得知的。 报道说,昨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宁波沸腾了。打开微信,朋友圈中每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关于她获奖的报道。 屠呦呦一位在宁波的亲戚在微信中写道:「今天得悉获奖的消息,全家都为她高兴!她却很低调地说:不要宣传。衷心祝福她!她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今年10月5日晚,记者拨通了屠呦呦北京家里的电话。电话是她先生接的,他告诉记者:屠呦呦单位的同事正在和她谈话,不方便接听电话。他还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从电视里知道获奖消息的,觉得挺意外。 这个新闻报导内容是不是更让人感到意外? ◎ 屠呦呦获得准诺贝尔医学奖日子不好过 2011年,屠呦呦获得有准诺贝尔之称的拉斯克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然而,这个殊荣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妒忌。 2011年9月23日,拉斯克奖年度颁奖典礼被安排在纽约的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的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时年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据新华网2011年11月15日报导,带着盛满荣誉和争议的拉斯克奖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15日出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工作大会现场。 报导说,曾有人说,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和自己研究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中的作用。对此,屠呦呦不予回应。15日在获奖大会现场,面对一片赞誉,屠呦呦表现平静,一脸淡定。 报导说,当屠呦呦个人获奖的消息传来,争议也接踵而至。有人公开提出质疑,有人欲言又止。就连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没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公开祝贺,也令人心生疑窦,浮想联翩。 那些没有分享到这个荣誉的人被激怒了,这是中共国人的陋习,宁可谁也得不到奖,也容忍不了看别人得到。 他们振振有词的说:青蒿素,源于1967年启动的一个集全国科技之力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没有谁能包打天下。 ◎ 屠呦呦得拉斯克奖实至名归 2011年11月15日,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非常客观的说,此次评奖关键看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屠呦呦做到了三个「第一」,她得这个奖实至名归。 另外,屠呦呦在古代中医药典籍的启发下,还创造性地解决了4个问题:选用哪种青蒿?选取哪个部位?在什么季节采摘?用什么方法提取?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说,屠呦呦他们的研究过程非常曲折,在选材、提取、临床试验等环节都困难重重。如果没有执著的精神,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研究都可能中止。 姜廷良清楚地记得,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亲身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团队中的钟裕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份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很早就过世了。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那时候没有名利之心,大家经常汇报各自的进展,齐心合力争取更快出成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待,能说服人。拉斯克基金会尊重科学、尊重原创发明,这一点我也很感动。 她还说,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因为平均主义作怪,饶毅教授说,所以青蒿素的工作长期是集体得奖,而个人难以得到认可。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领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的日子不好过,因为她得到25万美元的奖金,还有荣誉。 屠呦呦的「名利双收」让同事和领导受不了。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可谁知道她的领导是谁,在文革期间,领导的名字一定要属在论文的最前面,现在怎么啦,拿领导不当回事了?! 中共体制宣扬的是「为党、为国家争光」,不许突出个人,不许「个人争名争利」,只许宣传「集体主义」。于是,媒体上宣传的都不是真相,而那些「集体英雄」中的人在这种不公正的「平均主义」环境中,人心被扭曲了,别人付出了,得到相应的报酬,就受不了。在国外,没有这种奇怪的体制和说辞,因此,人家没有这种烈性传染病。 ◎ 外国科学家推动中国人获奖 有66年历史的美国拉斯克奖,是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国际大奖。屠呦呦获奖是国外的科学家推动的,特别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苏新专和米勒。拉斯克奖委员会在获得推荐后,咨询了一些科学家,当然都是幕后咨询,不会公布。拉斯克奖之前之后,一些国外科学家也看过一些中文翻译成为英文的资料。 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2个月之后,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 这个看不出是什么内容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个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但100万元人民币奖金却给了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这绝对是中共国特色。 时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说,这个杰出贡献奖是他和其他人于2011年9月给屠呦呦和张亭栋争的由GSK药厂颁发的杰出科学奖,「但它既不是国内奖项、也不是国际大奖,而是我们一些人试图给他们公正的一个结果。」 2011年10月24日,《科学松鼠会》网以《发现屠呦呦》为题,报导说,拉斯克奖引发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屠呦呦获奖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发言中曾表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1978年,治疟的「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屠呦呦的名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金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这不怪泰国科学家,是中共国不肯实事求是的公布发现者的名字,人家当然只能把奖金奖章颁发给研发团体。 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 但未得到「组织」和「战友」的同意。7年后这笔钱也没有以研发团体的名义捐出去。为什么呢?因为领导心知肚明,屠呦呦的要求在理。 网民们是怎么说的: *国外看重个人起到的关键作用,事实也是如此,没有这些人起到的突破性作用,一大堆人都是在瞎忙活。 *「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这个提议有什么问题吗?连这个都容不下?! *「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很好的规则,给妒忌者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报道说,后来的几十年中,被认为不够「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个团队中让人头疼的因素。 为什么不把她踢出去呢?为什么忍受了几十年,一直忍受到她得了拉斯克奖,又拿了诺贝尔医学奖?其实,团队中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了这个让人头疼的屠呦呦,这个团队就解决不了该课题,而这才真正让人头疼。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有人还是余怒未消,愤怒的说,「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 国人都有体会:在中国,妒忌心象一把杀人刀,可以使人完全失去理智。具有极大妒忌心的人职位越高越可怕。 ● 诺奖得主屠呦呦终于有资格说出真相 在屠呦呦从央视晚间新闻中得知自己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三天后,10月8日,中国科协主办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85岁高龄的屠呦呦在下午3点钟到场。思路清晰的屠呦呦用浓重的宁波口音脱稿演讲,讲故事,极少官话套话,和在场其他能说会道的科学家、官员们相比对照鲜明。 屠呦呦演讲中始终贯穿着并肯定着团队协作工作的方式,尤其是研发过程讲得很细。她说: 「东晋时期,(也就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有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压出来的水喝下去。后来回想我们当时一般中药都是用水煎一煎,就考虑到为什么这么来处理这个药?我们就考虑,可能有温度破坏的问题,还有一个提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成份),也就是说,还有一个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一个品种的问题。早期的青蒿、5月的青蒿根本没有青蒿素,因为从植物来说,它体内没有合成青蒿素,就是大量的青蒿酸,都有品种的问题,有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采收季节的问题,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反复实践以后,(我们)最后才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部位,这个部位能够抗疟,有百分之一百的抑制率。其实青蒿一大部份都是杆,这个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只有很少的一点,叶子才含有青蒿素。所以后来,我们用乙醚来提(青蒿素),因为乙醚的沸点比较低。但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用乙醚提出来的杂质还是比较多的。有酸性和中性两个部份,酸性部份是没效的而且有毒性,所以去掉酸性部份,留下来的中性部份,这才能达到100%疗效。」 在与国内其它团队的关系上,屠教授实事求是的讲述了,其它团队和其它国家的科研人员的实践是在分享屠教授的思路基础上的实践,但不是核心性原创。 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在凤凰网专访时说:「屠呦呦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我觉得是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 他认为,屠呦呦研究员独享诺奖之合理性之一,在于其原创性和作为一个团队灵魂的贡献。 屠呦呦把她的原创性很平静的讲了出来。她说:「因为很多年没做出来工作,大家就对鼠疟、猴疟能不能准确反映临床的疗效有了怀疑。这个做出来以后,我们也都向『523办公室』汇报,那时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但这个项目要开展一些内部的会议,其他一些同志也都参加,也不保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召开科学大会,我去领奖状,是因为我们的科技组──中医研究院里我的组得了这个奖,我作为组长就要上去,这个奖状现在还在那里。1982年,就领了一个发明奖,我们是第一单位,因为那时候写了六个单位,但是中医研究中药所是放在第一,我就去把这个发明证书领回来。所以一直到1981年,WHO也了解了这些情况,要求卫生部在中国召开首次的青蒿素国际会,他们来了7位专家,英国、美国、法国,我们就全部做了报告。」 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的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 中国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使中国首次得到这种殊荣。让世界目瞪口呆的是,中国人不是为此高兴,而是在媒体上掀起一个她是不是窃取了「集体」的荣誉,诺贝尔奖的评审是否犯糊涂了,把奖发错人了。使一些知情人不得不为她辩解。 有读者说:这篇文章应该改名为「中国是如何扼杀诺贝尔得奖者的」,文革,集体主义意识,领导抢功,中国人除了科研,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才得见天日。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中共当政后一直给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了60多年,咋只见醋坛子、不见爱国?△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187,216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