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尼沃佐夫1928年生於莫斯科,是一位作家、歷史學家和辯論家,曾是蘇聯主要俄英翻譯的翻譯家之一,但他一向拒絕參加蘇聯共產黨。1972年移民美國,着有回憶錄《尼沃佐夫的教育》,迅速成爲當時的暢銷書,併成爲俄國主要異議人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稱他爲「這個時代的天才」。 尼沃佐夫是世界上唯一居住在俄國,可以將包括哲學、基礎科學、文學等七十二個領域的俄語著作翻譯成英語的人。1972年,美國國務院通過私人渠道,邀請尼沃佐夫通過以色列轉來美國,1978年他發表的一系列對於「中情局對俄國了解多少」的評論文章,抨擊美國對蘇聯缺乏認識及無知,當時有五百家媒體轉載,中情局局長海軍上將透納(Admiral Stansfield Turner)公開承認,他無法反駁尼沃佐夫的觀點。 1975年之後,尼沃佐夫編寫數以千計的雜誌和報紙專欄文章,他曾在1980年任「紐約時報以外的選擇委員會」主席,向紐約時報的編輯們發出挑戰,成爲《紐約市論壇》的專欄作家。他的文章爲許多英文和俄文讀者所喜愛。 尼沃佐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他已經在關注中國,因爲中國已經成爲了世界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他看來,中共的獨裁者認爲用武力把西方剷平比讓中國人了解西方然後要求自由容易得多。他說:「幾百年前,馬可波羅到中國的時候,他發現中國之外的生活對中國人沒有任何意思可言。當時的歐洲人比起中國人而言是野人,不懂得絲綢、瓷器、藝術等等。但是今天,把中國和其他國家分裂開則是不可能的,中國人感受到了自由。就在兩個星期以前,就有4,600萬中國人退黨,蘇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中國人渴望自由。」 演出代表了中國的國家形象
世界著名翻譯家尼沃佐夫1月4日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欣賞神韻演出後表示:「這個演出會告訴中國人真正中華文化和黨文化的不同。」
看了神韻巡迴藝術團1月4日在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吉爾曼歌劇院的演出後,尼沃佐夫說:「(神韻)演出中帶有非常強的生命力,會令其他的國家感到驚奇。這種跳躍的生命力是一種自發的活力。這改變了人們傳統上對中國人的看法,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只是被奴化了的農民形象。對中國人來講,這展示了中國的生命力,這和現代電影中表現的古代中國人完全不一樣。演出代表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演出的影響相當正面,中國人會重新認識他們的國家。如果中國人能追尋傳統文化,他們會變得更好。」對於目前的中國,他表示,中共的獨裁者把自己的傳記寫成英文,在翻譯之後再回頭送給中國人,讓中國人難以了解他們。這些獨裁者不想中國人有生命、也不想中國人把自己認爲是有生命的,他們不想讓中國人有活力,因爲他們只想奴役中國人。 尼沃佐夫曾經花大量時間在紐約中央圖書館鑽研中國統計年鑑,他發現,數字說明了中國的大學教育對人文學科不感興趣,只對發展武器情有獨鍾,他們花大量金錢僱傭外國專家,可是侷限於工程和軍事等領域。他覺得中共的政策是忘記人文文化,準備毀滅西方。他說:「他們的計劃是達到不需要戰爭、達到像孫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後,他談到了神韻演出的另一個重要影響。他說:「這個演出會告訴中國人,真正中華文化和黨文化的不同。4,600萬人離開中共,他們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很可能是不同的,但是獨裁者使人們的生活變得乏味無聊,對生活失去興趣,這使得他們離開共產黨。而這個演出讓中國人得到了動力和生命力。」 ***************************************************************2009神韻全球巡演時間表及購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