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朱鎔基作爲當今中共的主要領導人,雖然響名在外,但卻是中共有史以來地位最低、權力僅侷限於財經事務的總理,唯一的一位黨內地位低於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總理。他對自己的屈辱地位當然心知肚明,故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一貫保持低調。他常常在小事上豪言壯語,對下級和經濟學家厲聲厲色,在大事上不吭聲不敢爲,對上級必恭必敬,對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派系傾向向來諱莫如深。在內政上如對待政治改革,在外交上如處理中美撞機事件,都典型地反映了朱的這一風格。 去年夏天,本報中的一篇文章曾提出朱鎔基屬於清華幫,當時的證據是他與胡錦濤的結盟,以及在遠華案中與江澤民及上海幫的較量。但是沒有得到朱鎔基自己的證明。朱鎔基最近做的兩件事,似乎一反其常態,使他個人的派系傾向有了眉目。第一件事情是今年六月七日去清華髮表告別演說,突然辭去了兼職17年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一職,並傷感地說到:"今天,我告別清華,以後就很少來了。說實話,永遠也不來了。但是,請大家放心,我的心永遠留在清華。再見了,我永遠是一個清華人!"另一件事情是把自己重遊湖南老家的詩作交給《中華詩詞》雜誌在今年六月下旬發表,發表時還特意附上該詩手跡的照片。從照片上看,詩是寫在印有"清華大學"的信箋上的。如果這兩件孤立的事情傳達出一個共同的信息的話,這就是朱鎔基正式澄清了與上海幫之間的混沌關係。 朱鎔基爲什麼要說,他永遠屬於清華,而不屬於他的政治發跡之地上海?爲什麼要屬於一個他再也不能回去的地方?朱鎔基爲什麼選擇用清華信箋來發表其詩作?爲什麼不用國務院的信箋、湖南當地接待單位的信箋、上海市政府的信箋,或是一張白紙(如宣紙)?是朱鎔基想展示其書法嗎?書法顯然不是朱鎔基的長項,況且朱一向反對官員題詞的做法。這張照片到底是要展示朱的書法,還是要暗示自己屬於清華幫?信箋上特大號字樣的"清華大學"透出了全部的祕密。六月初,朱鎔基雖然十分不甘心地被割斷了與清華大學的聯繫,但是六月末,他還是要喊一聲:我是清華幫! 在幫派政治中,每個人都被認爲屬於某個幫派。沒有派系背景的人是不能生存的。即使沒有,也會被強加上一個。若朱鎔基不能證明自己屬於其他派別,他就會被歸入上海幫。因爲他與典型的上海幫成員有著完全雷同的經歷:與江澤民同時在上海做官,後來從上海上調至北京。實際上,在大陸民間的政治議論中,朱鎔基就常常被歸入上海幫。這顯然是他所極不願意看到的。朱要向世人證明自己不屬於上海幫,就必然要有所舉動。當然,最下策是召開一個記者招待會,大張旗鼓地與江澤民及上海幫劃清界線。朱鎔基採取的是中國官場中比較明智的做法,不聲明自己不屬於上海幫,只聲明自己屬於另一個幫派。朱鎔基在此刻對江澤民喊出:"你是上海幫,我是清華幫!"這是爲什麼呢? 很顯然,此舉的目的首先是要與江澤民劃清界線。如果朱鎔基願意作江澤民的鐵桿追隨者,朱鎔基當然夠格作上海幫的舵副。上海幫是一個帶有地域色彩的政治派別。許多上海幫的要員在籍貫上與朱鎔基一樣並不是上海人。江澤民是江蘇人,曾慶紅是江西人,吳邦國是安徽人,王滬甯是山東人。故並不只是出生在上海的官員才夠格入上海幫。廣義上說,凡是在江澤民在上海期間做過江的部下的人,以及在江離開上海之後做過江之部下之部下並調往北京做官的人都是天然的上海幫成員,除非他或她本人聲明自己不是。朱鎔基大概是來自上海的高官中第一個聲明自己不屬於上海幫的人。自從江和朱上調北京後,兩人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江本人也早就不把朱視作上海幫。兩人的矛盾在賈慶林回合上已暴露無遺。江雖然不願意暴露與朱的矛盾,朱本人卻似乎總是伺機與江劃清界線。在朱未作總理之前,他當然不敢說:我是清華幫。現在,朱的官場生涯似乎已接近尾聲,到了向世人交代其與上海幫之間的關係的時候了。一旦與江澤民劃清界線,也就必然意味著與上海幫劃清界線。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朱與上海幫劃清界線的另一層用意顯然是要維護自己精心保持的清流身份。雖然上海幫至今無一人因爲腐敗而受到處罰,但是民間和網上對上海幫要員的腐敗有很多的流傳。朱鎔基主動遠離上海幫,唯恐連累了自己的清官形象。爲此,他特地在演講中用自己嚴格教子的例子來反襯社會上對一些上海幫子女的不利傳言。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朱鎔基公開自己的清華幫身份之前,已經因爲其與清華大學及清華幫之間的關係引起了江澤民等人的猜疑,受到了來自江澤民與上海幫的政治壓力。證據有二:一是朱鎔基必須辭去在清華的兼職並且不能回清華。朱過去一直擔任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的院長,爲什麼現在突然不能當了?如果是因爲國務院對兼職有新的禁止性規定,爲什麼錢其琛卻繼續擔任北京大學的國際關係學院的院長?爲什麼不僅朱不能擔任院長,而且以後連清華都不能回來了?二是請出身上海幫的教育部長陳至立作陪。陳至立既代表江澤民對朱在清華的言行加以監督,朱也要陳至立證明自己的言行並未出格,用朱在演講中的話說,他在清華並未"走火"。顯然,江澤民對朱鎔基與清華幫已産生防範之心,迫使朱鎔基割袍斷袖,以免朱把清華變成反上海幫的大本營。清華的畢業生已經佔據了北京官場上的最大份額,朱鎔基執掌的又是未來高官的搖籃:清華經濟管理學院。以高校爲政治基地在中共歷史上屢見不鮮。文革時期的北大,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央黨校,都充當過一些派別領袖的政治基地。就算是朱鎔基無此心此膽,江澤民也不能不有所防範。 朱鎔基入主清華幫的最隱祕的原因,恐怕是爲了清華的舵副胡錦濤的接班問題。胡錦濤清華出身,又非江澤民指定的接班人,因而在接班問題上遇到了來自江澤民與上海幫的強烈衝擊,接班地位岌岌可危。有趣的是,胡錦濤雖祖籍安徽,卻出生在上海。他也以祖籍爲由,拉開與上海幫的距離,甚至不去上海考察工作。朱胡二人真是一唱一和。朱此時入主清華幫可以說是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以清華幫之力與上海幫作抗爭。至此,十六大之前對決的陣勢已經擺開。擺在朱鎔基面前的選擇大概有三條:一是作陳雲,像陳雲牽制鄧小平那樣牽制江澤民;二是作楊尚昆,像楊尚昆輔佐鄧小平那樣輔佐垂簾聽政的江澤民;三是作喬石,鬥不過江澤民就去作逍遙遊。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像外界期待的那樣作中國的戈巴契夫。不過,這第四條選擇,大概是最不可能的。因爲在朱鎔基一貫的政治風格中,雷聲太大,雨點太小:大事雨點小,小事雷聲大。但願朱在其一生的最後一次機會能一改既往,有所作爲,令人刮目相看。 --原載《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