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重擊TEMU、SHEIN 中國跨境電商
【人民報消息】美國白宮宣布終止「最低限度關稅豁免」,從中國與香港進口的小額包裹免關稅待遇將被取消,徵收120%關稅,命令將於5月2日生效。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其中最受影響的產業之一,即為中國幾家快時尚零售商,如Temu、Shein等快時尚企業。
16日,Temu、Shein 發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我們的運營費用有所上升」,並將從25日進行調漲。也引發一波美國消費者預期漲價的搶購潮。
過去這些中國電商平台以價格低廉著名,在疫情期間快速竄紅,向全球以極低運費提供商品,包括生活雜物、服飾鞋包,吸引了大量的美國消費者。根據中共商務部資料,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了2.63兆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1.9兆元),其中美國又是最大的出口對象。
然而由於關稅命令,這些跨境電商成本將大幅上漲,美國消費者有可能再度轉向回亞馬遜等美國本土的購物平台。
10日,Temu母公司拼多多控股 (PDD Holdings)股價即受重創跌破90,達到2023年以來最低。同時,與Shein相關的產業鏈企業股價也立即下跌。比如廣州的嘉誠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跌7.7%,提供倉儲系統的科捷智能科技也下跌2.7%,隨後反彈。
不只Temu、Shein,路透社亦指,許多亞馬遜上的中國賣家亦考慮撤離美國。報導引述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王欣:「這不只是稅收的問題,整個成本結構都將不堪重負。」
彭博新聞獨家引述內部知情人士,稱Shein在白宮消息發出後,原已打算將部分生產線移出中國,更准備前往東南亞考察。然而這個計劃隨即遭到了中共當局的反對。截至目前為止,Shein尚未就上述消息回復,中共政府也尚未就此回應。
本波關稅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哪些沖擊?
這幾日微博、小紅書上不乏許多員工發文,包括有人提問:「請問現在Shein有沒有人心惶惶啊?」疑似是員工的人留言回答「其實反倒不會人心惶惶了,靜觀其變」、亦有人指「中國現在哪裡不人心惶惶?」
中國跨境電商低成本 關稅提高後喪失優勢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林雅鈴副研究員指出,在過去,中國跨境電商的最大優勢來自成本低,「跟國際電商相比,成本大概可以低30-60%。主要銷售模式都是依靠小額包裹,價格便宜,數量大。」
消費者輪廓也受其影響,「很大一部份的族群都是價格敏感型的年輕消費者。價格一旦上漲,購買意願就會降低,導致客戶流失。」
林雅鈴認為,未來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將會加劇,此外,內需市場近年依然沒有復甦,「要嘛就是你國內的生產過剩問題更嚴重,那另外一個就是工廠降低生產,面臨暫時關廠,就會出現工人的失業問題。」
台灣以快時尚服飾著名的電商集團美而快同樣在中國設立工廠。總經理王志仁接受本台採訪時提供觀察:「Shein在二月就出現第一波取消微量免稅,說Shein要供應商發展半託管(註:指鼓勵商家積極發展海外倉儲、備貨,以推進本地銷售),但現在連這個都行不通了。只剩下一招,就是降低美國佔比,發展新興國家。」
他評論先前Shein考慮工廠外移、卻被中共當局要求留下的措施。王志仁認為,即使打算產業外移,「我相信Shein自己配合的工廠也不可能都佔有100%,他所能搬動也只有自己掌握100%的工廠。」
「譬如說它最早做衣服成衣廠如果只做Shein的產品,那可能可以搬動,但Shein後來也像Temu一樣什麼都賣,所以我才不相信那些供應鏈都掌握在SHEIN的手裡。只要供應鏈不是完全把握在手裡,也不是他說想搬就能搬。」
居住在美國的消費者Stacy Chiu也說,自搬到西岸工作後,在中國跨境電商有4、5次購物經驗,喜愛Temu、Shein這類平台的整體購物體驗。
「一些不貼身的、不需在意品質的小物,比如手機殼,手機架,螢幕膜,我會在Temu&Shein買,每單消費是20-30美金左右,通常只要30美金,官網就會免運費直接寄到家裡。」
但她也提到,畢竟價格因關稅沖擊,「未來除非緊急需要,不然不會想要在美國用Temu、Shein買東西。」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7/9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