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保守派赢得大选 艰难的联盟谈判迫在眉睫
2025年2月24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德国保守派星期日(2月23日)赢得了全国大选,但分裂选票让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取得了位居第二的最好成绩,保守党领袖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也面临混乱的联盟谈判。
据美国之音报导,梅尔茨此前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将出任德国总理。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目前经济不景气,社会因移民而分裂,安全则夹在对抗的美国和强势的俄罗斯和中国之间。
在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不受欢迎的联盟垮台后,69岁的梅尔茨必须在分裂的议会中组建一个联盟,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
他的保守派阵营和其他主流政党排除与德国选择党合作的可能性,而德国选择党得到了包括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美国政要的支持。
梅尔茨在胜选后直言不讳地批评华盛顿在竞选期间发表的「极其令人愤慨」的言论,将其比作俄罗斯的敌对干预。
他在与其他领导人的圆桌会议上说,「因此,我们面临双方的巨大压力,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欧洲的团结。实现欧洲的团结是可能的。」
尽管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欢迎保守派的胜利,但梅尔茨还是对美国进行了猛烈批评。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上写道,「与美国非常相似,德国人民厌倦了多年来盛行的不合常识的议程,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问题上。」
梅尔茨被视为大西洋主义者,他说,特朗普已经表明他的政府「对欧洲的命运漠不关心」。
他并说,梅尔茨的「绝对优先事项是尽快让欧洲强大,以便我们能够逐步实现真正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他甚至直言不讳地问道,过去几十年来支撑欧洲安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下次峰会是否仍会看到「北约目前的样子」。
德国电视二台(ZDF)当地时间晚上9点46分发布的预测显示,在经历了一场因逮捕有移民背景的人引发多起暴力攻击的选举之后,保守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CDU/CSU)赢得了28.5%的选票,其次是德国选择党(AfD),得票20.5%。
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似乎将比上次投票高出一倍,而星期日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开始。
德国选择党的领导人艾丽丝·韦德尔(Alice Weidel)对支持者说,「我们随时准备组建政府」,「下次我们会拔得头筹。」
梅尔茨的左右逢源
梅尔茨参加联盟谈判缺乏强大的谈判筹码。尽管他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是最大的联盟,但选举结果却是战后第二差的。
目前尚不清楚梅尔茨是否需要一个还是两个伙伴来形成多数,而较小党派的命运也不明朗,这可能会扰乱议会席位的计算。
三方联盟可能会更加难以驾驭,从而妨碍德国展现明确领导力的能力。
德国电视二台预测,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SPD)的得票率跌至二战以来的最低点,仅为16.5%,朔尔茨承认这是个「苦涩」的结果,而绿党的得票率为11.9%。
强劲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年轻选民的支持,将极左翼的「左翼党」(Die Linke party)的得票率推高至8.7%。
拥护市场经济的自由民主党(FDP)和新晋政党萨拉·瓦根克内西特联盟(BSW)在5%的议会进入门槛左右徘徊。
出口民调显示投票率达83%,为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最高。男性选民更倾向于右翼,而女性选民则更支持左翼政党。
荷兰银行全球宏观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说,「除非所有党派都认识到这是带来变革、阻止德国选择党变得更强大的最后机会,否则三党联盟将面临更多混乱和停滞的风险。」
「只要新政府不带来重大改变,外国投资也将受到抑制,从而削弱德国的经济前景。」
看守总理朔尔茨
梅尔茨是一位傲慢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他推动保守派转向右翼,被认为是领导德国16年的前保守党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对立面。
梅尔茨有条件地支持向乌克兰提供远程金牛座导弹,这是朔尔茨政府回避的举措,并认为欧洲将牢牢扎根于北约。
漫长的执政联盟谈判可能导致朔尔茨担任看守总理长达几个月,从而推迟出台急需的政策以重振德国经济。德国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企业在全球竞争对手的博弈中举步维艰。
即使欧洲正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特朗普威胁贸易战,以及试图在没有欧洲参与下就加快达成乌克兰停火协议,但这一拖延还将造成欧洲腹地的领导真空。
德国人现在对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悲观情绪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任何时候。
对移民的态度也更加强硬,这是自2015年欧洲移民危机期间的「欢迎难民」文化以来,德国公众情绪的一次深刻转变,而德国选择党则推动并利用了这一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