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長安城南面,曾經有一個行腳僧,臨近中午,四處尋找可以化齋的地方。偶然他看見一個女孩正站在樹上採桑葉,就走過去問道:「這附近有沒有信佛的人家,可以讓我化頓齋飯?」女孩回答:「從這兒走三四裡路,有一戶人家姓王,正在齋僧呢,見您來了一定很高興,快過去吧。」 僧人隨她指的方向一路而行,到了地方,果然看見有一群僧人已經在齋宴前坐好了,頓時心安下來,這家主人也很熱情,趕忙把這僧人也請來一起吃。 吃完後,這家的老夫妻倆就問這僧人怎麼來的這樣巧,僧人就對他們說是有一個女孩給自己指路。夫妻倆一聽都很驚訝,就對僧人說:「我們和你一起過去看看這個女孩。」於是就一起去找她。 當時女孩還依然在樹上,她就是邨裡一個叫盧叔倫的邨民的女兒。女孩遠遠望見夫妻倆,就急忙從樹上下來,連自己的竹籃都沒拿,就一路跑回了家裡。夫妻倆覺得愈加古怪,連忙一路追過去,等到了女孩家,她的父母和這對夫妻倆也都認識。女孩走進自己房間,之後就用牀頂住了門,根本推不開。 女孩母親驚慌地問夫妻倆所來何事,回答說:「我今天在家裡齋僧,有一個僧人說是小娘子讓他過來的,但是我做這場功德,並不曾跟別人說,因此很奇怪小娘子為何會知道,所以來看看她,沒有別的事情。」 女孩母親聽了,便勸女孩打開了門,但是當她想讓女兒走出房間去解釋一下時,女孩卻堅決不肯,女孩母親見她如此反常,便罵了她幾句,女孩於是道:「我不想見這老頭子和老太婆,難道也有罪過?」女孩母親問:「鄉裡鄉親的一對老夫妻來看你,為何不肯出去?」夫妻倆在外面聽著母女的對話,更加感到不可思議,懇請這家人一定讓他們見見女孩。 女孩忽然在房中大喊道:「某年某月某天,販羊的父子三人如今在哪?!」夫妻倆一聽,轉身就走,連頭都不敢回一下。 等他們走後,女孩母親問她這話是甚麼意思,回答說:「我前生曾趕著一群羊從夏州來到這裡,投宿在那老頭子的莊園,父子三人都被他們夫妻倆所害,所有的財物也都被搶走了。下一世我變成了他們的兒子,聰慧機敏遠勝過常人,格外被他們夫妻鐘愛,但十五歲時就生了病,到二十歲就死了,前前後後求醫問藥用的錢,已經超過了他們搶走我財物的數倍。又每年都在我死去那天為我齋僧祈福,夫妻倆哭哭啼啼,這些年流的淚算下來,也足有二三石之多了。今天偶然因為那僧人向我問化齋的地方,我就指給他了。這也是他們夫妻倆該償的債都償完了呀。」 老夫妻倆從此以後便再不曾為了亡子而齋僧祈福了。——《逸史》 原文: 長安城南,曾有僧至日中求食,偶見一女子採桑樹上,問曰:「此側近何處有信心,可乞飯者?」女子曰:「去此三四裡,有王家,見設齋次,見和尚來必喜,可速去也。」僧隨所指往,果有一群僧,方就坐,甚慰。延入,齋訖,主姥異其及時至也,問之,僧具以實告,主人夫妻皆驚曰:「且與某同往,訪此女子。」遂俱去,尚在桑樹上,乃邨人盧叔倫女也。見翁姥,遂趨下,棄葉籠奔走歸家,二人隨後逐之。到所居,父母亦先識之。女子入室,以牀扃戶,牢不可啓。其母驚問之,曰:「某今日家內設齋,有僧雲小娘子遣來,某作此功德,不曾語人,怪小娘子知,故來視看,更非何事。」其母推戶遣出,女堅不肯出。又隨而罵之,女曰:「某不欲見此老兵老嫗,亦豈有罪過?」母曰:「鄰裡翁婆省汝,因何故不出?」二人益怪異,祈請之。女忽大呼曰:「某年月日,販胡羊父子三人今何在?」二人遂趨出,不敢回顧。及去,母問之,答曰:「某前生曾販羊從夏州來,至此翁莊宿,父子三人並為其害,劫其資貨。某前生乃與之作兒,聰黠勝人,渠甚愛念。十五患病,二十方卒,前後用醫藥,已過所劫數倍。渠又為某每歲亡日作齋,夫妻涕泣,計其淚過三兩石矣。偶因僧問乞飯處,某遂指遵之耳,亦是償債了矣。」翁姥從此更不複作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