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於7月出台之後,中共加強廣播有關間諜的「國安」訊息。中國國家安全部於周二(10月31日)在新置的「窗口」微信公眾號,透露已調查3,000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有數百個探測站懷疑向外國官方氣象機構輸出軍事設備附近的氣象數據,正威脅中國的軍事、糧食與氣候安全。有軍事專家分析指,二次世界大戰才會將氣象數據升級至「軍事資料」,中方此舉是無限擴大「間諜」的定義,只屬政治炒作。
調查10境外氣象設備代理
中國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於周二(10月31日)指出,今年國家安全機關聯同氣象部門調查約10家境外氣象設備代理商,檢查約3,000個涉外氣象站點,發現數百個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點實時向境外傳輸氣象數據,分布在20多個省,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風險隱患。
國安部指出,這些氣象探測站點部分設立在軍事單位、軍工企業等敏感場所周邊,進行海拔核准和GPS定位,有些設在主要糧食產區,分析農作物生長和糧食產量;探測站收集的氣象數據如「日常觀測數據、衛星數據、雷達資料」,與中國的軍事、糧食與氣候安全有關。
中共國安部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張照片,其儀器被指為「非法涉外氣象探測設備」,有軍事專家指,這可能是民間的空氣污染監測器。(中共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截圖) |
軍事專家:氣象資料未至於「間諜級別」
就國安局發放的資料,臺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分析指,二次世界大戰的氣候資料確是軍事重要的資料,當年日軍在攻擊珍珠港之前,日間諜在夏威夷實地拍攝氣象照片以供日軍預測空襲及降落的時機;但時移世易,今日用非固定的探測儀器,也能夠觀察世界氣象。而國安局目前所公布的照片,不排除只是來自民間的空氣監測儀器。他質疑整件事只是中共一個政治操作。
蘇紫雲說:這個風速、風力等等的部分,那可能就是有一點那個軍事價值,但不是很大。所以大概這樣看起來的話,這些小型的氣象、個人設置的氣象,其實並沒有到間諜層級那麼嚴重。可是我們說的一個判斷意見,就是他排查的範圍會不會無限擴大,這樣全國範圍的就是沒有差別性的排查,那當然就是屬於政治的一個操作了。
中共國安部指出,部份「非法涉外氣象探測設備」設立在軍事地點,威脅國家安全。(中共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截圖) |
分析:「拜習會」之前的下馬威
當局在提出「非法涉外氣象探測站」時並沒有指出涉及哪個國家,其「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亦十分模糊,有異於美國「間諜氣球事件」,指明懷疑是來自中國的間諜氣球。桑普認為,事件可能是APEC拜登與習近平會面前,中方向美國的下馬威。
桑普說:我覺得這件事是屬於認知作戰,很大機會是外交上的資訊戰,主要是凸顯了7月1日訂立的《反間諜法》,要求各個部門也要交功課。關於管理氣象的,他們也說我們有做反間諜的功課。
涉違《涉外氣象探測和資料管理辦法》
中國國安部表示,這些氣象探測站點「長時間、高頻次、多點位」即時傳送至外國官方氣象機構,服務外國國土安全和氣象監測。國安部又指,這些氣象探測站未經氣象主管機構申請的「非法涉外氣象探測行政許可」,以及向境外傳輸氣象數據,違反《涉外氣象探測和資料管理辦法》及《數據安全法》。國安部並無公布調查共拘捕多少人,及未有透露更多詳情。△(轉自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