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富士康遭查分析:中國想逼郭台銘退出臺灣大選 促進藍白合
 
2023年10月2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台資企業巨頭富士康集團週日(10月22日)驚傳遭到中國稅務單位查稅後,其在華上市公司和位於臺灣的母公司鴻海等股價週一(10月23日)應聲重挫。由於正值該公司創辦人郭台銘可望突破連署,取得臺灣總統大選參選資格的敏感時刻,引發臺灣輿論圈議論紛紛。 據美國之音報導,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此舉擺明是為了介入臺灣選情,只不過,依過往經驗來看,臺灣選民對這類經濟脅迫非常反感,中國恐收反效果。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10月22日發布「獨家報導」稱,富士康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遭稅務稽查,其在河南、湖北等地的用地情況也面臨現場調查。 富士康傳遭查稅 股價應聲重挫 「富士康遭查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台海兩岸的輿論熱議,位於臺灣的總公司鴻海集團也發布重大訊息稱,合法合規為其基本原則,「會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作業辦理。」但鴻海股價週一(10月23日)一開盤仍開低走低,最後收盤價落在每股新台幣100.5元(約3.1美元)的百元關卡,跌幅達2.9%。 另據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富士康旗下在上海A股掛牌的工業富聯更慘,10月23日一開盤就跌停,市值收在2,890億元人民幣,等於一天蒸發逾320億元人民幣。 中國當局並未透露稽查內容和結果,但由於正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投入臺灣總統選戰的敏感時刻,臺灣輿論普遍的解讀是,中共釋出訊號,要郭台銘退選,促成臺灣在野陣營的侯友宜和柯文哲正在協調的藍白合。 《環球時報》23日也引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的分析稱,「當前的敏感時期,許多輿論猜測,這是大陸釋放出對郭台銘進行敲打的信號」。該文還強調:「臺灣相關產業不能對大陸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提醒無動於衷。」 不過,郭台銘陣營除了切割外,並未任何實質反應。 其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黃士修說,郭台銘早於4年前就已交出鴻海的經營權,且不再干涉其董事會的運作。黃士修告訴美國之音:「富士康集團在大陸相關的什麼稅務、什麼的(稽查)跟我們沒有關係,所以跟我們的連署、參選沒什麼關係吧!」 臺灣輿論解讀:中國以查稅逼退郭台銘 儘管中國跟鴻海都低調以對,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共此次「敲打」富士康,符合中國官員多次質疑郭台銘參選的表態。 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隔天,中國前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8月29日就公開質疑,郭台銘參選無助於臺灣在野聯盟整合,終將「讓賴清德撿便宜」。國台辦主任宋濤隔日(8月30日)在陪同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參訪山西運城關帝廟時,也提及「背信忘義、天人共戮」,被視為就是劍指郭台銘。 對此最新發展,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書瑗認為,中方已多次擺明不滿郭台銘,此次藉調查富士康來「敲打郭台銘」,恐非空穴來風。 梁書苑告訴美國之音:「用行政裁罰的金額,讓你(富士康)倒閉的話,對中國政府來講也不是個好事。如果說(這樣的敲打對)經濟衝擊有限的話,我們就直接把它視作是一個很明確的政治訊號:他們(中共)不希望郭台銘繼續參選下去。」 除了打壓郭台銘,梁書瑗分析,中共還可能藉此「敲打」來向富士康示警,以防其出走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剛於上週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宣示,要全面開放外資准入限制措施,代表中國正急於吸納外資、以刺激經濟,因此,富士康9月曾釋出要在印度擴大產能的消息,可能是這次被「敲打」的遠因。 中國以經濟脅迫手段介選 學者:恐收反效果 中國透過打擊台商、間接影響臺灣政治已行之有年。 例如,2021年11月,中國當局以台資企業遠東集團旗下企業在中國五省市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對該公司裁罰4.74億元人民幣,並收回部分閒置建設用地。 當時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記者稱,台商不應「吃飯砸鍋」,捐助「台獨頑固分子」,顯示遠東集團被罰的背後原因恐因其捐給民進黨的政治獻金。幾天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投書媒體表態反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 又例如,曾和臺灣總統蔡英文家族有過商業往來的海霸王集團,2016年也因標示不實而遭中國開罰,海霸王後來刊廣告,自稱不是綠色台商。 對於中國慣用的這類經濟脅手段,位於南臺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認為,台商因在華有經濟利益的考量,逼得他們不得不低頭,做出對中國有利的表態,但對臺灣選民來說,就沒有這層利害關係了。相反地,歷次選舉中,臺灣選民反而利用手中的選票來教訓中共,因此,臺灣人對這類脅迫根本不買帳,甚至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陳至潔告訴美國之音:「特別是偏綠的選民,會更加坐實他們原先的看法,就是說,這些藍的(親中候選人)都是聽命於中共,因為(在野陣營)內訌逼得中共要出手介入臺灣的選舉,這絕對對於藍營的選舉是不利的。」 富士康雇工76.7萬人 中企難取代 除政治動機外,中國政府調查富士康所引發的後續經濟效應也引發議題。 據中國媒體引述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數據分析,富士康在中國的員工總數達76.7萬人,位居全中國第三高,僅次於國企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中國國家電網。而鴻海的公開數據則顯示,該公司2022年營收逾1.48萬億人民幣,年增10.47%。 富士康這麼大的經濟量體,對中國經濟的貢獻自然不在話下。但中國網民對於富士康遭查稅的話題,批評力道卻毫不留情。 不少微博網民還留言叫好,他們說,少了富士康,蘋果訂單可以由中資企業接手。一位網民寫道:「沒有富士康不還有立訊嗎,不還有比亞迪嗎?」 但也有微博網民擔憂,富士康查稅的後續效應若擴大,「會造成資本市場恐慌,資金外逃。」 對此,台北研究學者梁書瑗分析,對比中國近年動輒以國安、間諜罪對各國施行實質的經濟脅迫,北京當局現在對富士康所採取的查稅、土地利用調查等手段僅止於行政處分,可能相對輕微。 她說,中國政府很清楚,在當前經濟疲軟、高失業率的窘境下,萬一真的嚇跑富士康,其它中資企業恐無力吸納其超過70萬的失業人口。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歐陽睿則表示,除了選情和經濟,中國敲打富士康,也對內交代的意涵,以免被視為對臺灣不夠強硬。不過,他說,類似的懲罰性手段在中國外交經濟戰略中仍屬特例,基於務實考慮,中國政府多半選擇利誘而非懲罰。 歐陽睿告訴美國之音:「他們(中共)其實用利誘的方式,去影響你政治的偏好,反而不太會用懲罰性的手段,因為它國際政治經濟的地位依然不如美國,它還是沒有那種你離不開它(中國)的市場,就算是懲罰你,你還是得乖乖地去它的市場(的底氣)。」 位於台北的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也說,中國陷入的經濟困境已非常嚴重,幾乎回到疫情封控期間的水準,包括今年1-9月外資固定投資已年減8.4%,商品出口亦年減5.7%。在此前提下,中國政府一邊宣示歡迎外資,一邊又動手打壓台商,並不符合經濟考慮,因此,他認為,對富士康的查稅應屬非經濟因素。 邱達生分析,中國政府先前面對外資,多著重以穩定的政策組合,創造有序的經濟成長,但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的這幾年來,中方對外資的態度似乎逐漸亂了套,時而擁抱外資,時而打壓外資。 邱達生告訴美國之音:「過去是還蠻一致的,至少會配合它的整個國家發展。但是現在好像蠻不一致,而且是亂了套,會讓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在中國大陸覺得沒有信心。」△
 
分享:
 
人氣:30,0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上古預言成真!世界末日三前兆?特異功能是人的本能?!
上古預言成真!世界末日三前兆?特異功能是人的本能?!
內鬥新動向!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李強就任總理7個月過去,
內鬥新動向!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李強就任總理7個月過去,
《崇禎》新書圖片熱傳: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崇禎》新書圖片熱傳: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地下金流揭祕!中國富豪如何轉移資金?近年來因遭中共打壓,
💥地下金流揭祕!中國富豪如何轉移資金?近年來因遭中共打壓,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