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春牛迎春 敬天敬神祈护佑太平年春意长(图)
 
容乃加
 
2021年2月19日发表
 
春牛迎春。图:清代 黄钺画《春台熙皋.绮陌迎春》。

【人民报消息】春天的陌路上,乐声叮叮咚咚,一群人聚精会神地「看牛」、看「热闹」,把农村点缀得春意熙熙、明媚绮丽。这样的欢庆风情,一年只有一回见,那就是新年头迎春的日子!这是清代黄钺画的《绮陌迎春》即景! 春牛迎春 农村的土道上,锣声和唢呐声欢响,雍容的仪仗队前导,旗帜、华盖飘舞,一群人前后荷担抬着台车,车上一头硕大的「春牛」矗立在那儿,原来是土牛送寒迎新春啰!你看路边各家父老和挑担驾车的商贩都停下脚步簇立观看呐,还有还有,一个小孩儿一劲拉着带他的大人,催促着快走快走,到最前头去看热闹!大伙儿走过寒冬,迎接春天的讯息,心中的热情都被春牛迎春鼓动了!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耕不可或缺的牛和百姓的生活自然息息相关。在新年迎春神时,土牛(也称春牛)就是要角。这种风俗传自周代天子在冬末为人民禳除大难的一环,《礼记.月令》记载季冬之月命令官吏「出土牛,以送寒气」。 从五行相生相克来讲,牛(丑)属土,土克水,土牛可以送走冬天湿冷的寒气。传至后代,改成在春天来时造土牛劝春耕,这也是中央到各级地方官署最重要的行事之一。 元旦大祭与劝耕 《史记.天官书》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是说:黄历正月初一(即俗称大年初一)是公家制定的新年第一天,立春是天造地设的四季开端日,春夏秋冬的循环由此开始。实际上,元旦和立春这两个日子非常接近,有时也落在同一天。 元旦前后即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对承继天命的天子来说,这是一年中经世济民的大事,对农民百姓来说,这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生计开端。于是天子就在元旦先举行大祭,向天神祈祷一年丰收,并且择定良辰吉时帅领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等等中央官府要员,亲载农具,到天子的田地(籍田),亲身示范春耕,以作为百姓的表率向百姓劝耕。 从周代以来,各代英明的帝王都传承了这种躬耕示范的传统。一直传到清代。康熙皇帝除了示范躬耕,更亲自从江南精选了早熟的稻种带到北京「亲视栽植」。这种稻种到了六月里就成熟可获,可满足中国北方的稻作条件,丰富了中国北方人民的粮食来源。(见《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立土牛仪式 东汉时立春日「立土牛」劝春耕的仪式很盛大,是怎么举行的呢?《后汉书.志.礼仪上》留下了记载:在立春那一天,天未亮时,全国从京师到地方的大小官吏都必须在五更前集合,齐聚各自办公的官署门前。这一天出席官吏穿着的制服不是平日的官服,而是象征春神生机的绿色衣服,小官吏头上则戴上绿色的包巾。官吏们在署府门前塑立「土牛」和「耕人」,在地上插满绿色旗子,让大地布满绿意,向民众报春——春天已经回来了,快结束冬休勤快春耕哟! 打春鞭春 宋代、清代,都把土牛(这时叫春牛了)迎进宫中。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要把春牛送入宫中去,准备在立春这一日举行「鞭春」仪式。开封、祥符两个县,在官府前立起春牛,赶在立春日一大早「打春」。清朝时的迎春仪式很隆重,连续举行两天。《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当天,皇帝、皇太后、皇后都参加了迎春的仪式,组成盛大的队伍恭恭敬敬地将春神(句芒神)、土牛迎入干清门、慈宁门,在宫内接续迎春神的礼仪。 宋代和清代的「打春」也叫「击春」,实际怎么个做法呢?宋代时,官员拿金属环击破土牛。当时还伴有呈上「春牛图」和「咬春」——吃春蔬的应节时俗。后来清朝演变出真人扮演春神,穿着绿色衣服、手执杨柳枝或五色丝鞭杖鞭打土牛。 不管是官员打春或「春神」鞭春,都是为了劝人春耕,以今天的话说,就是劝耕的行动剧,吸引百姓关注。打春、鞭春之后,土牛碎成土块,庶民百姓们抢拾土块放回自家田里,寓意今年好收成。 清代嘉庆皇帝在黄钺《绮陌迎春》画上以楷书题跋:「岁出土牛早送寒,东郊迎气属春官;熙朝典故从民俗,仪仗纷陈拥道看。」道尽土牛春郊送寒迎春的民俗节景传承。 这新年头的节景典故自古传到大清相沿两三千年,其中更蕴含五行的道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太平年的春意和敬天敬神的心意,尽在其中!△

 
分享:
 
人气:21,76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