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舍利取義的徽商劉淮(圖)
 
劉盛
 
2020年9月6日發表
 
明代稱徽商爲「儒賈」,含義有二:一是徽商多爲「業儒」出身,是深悉儒家文化的商人;二是以「儒學飾賈事」,經商遵守儒道。

【人民報消息】明代稱徽商爲「儒賈」,含義有二:一是徽商多爲「業儒」出身,是深悉儒家文化的商人;二是以「儒學飾賈事」,經商遵守儒道。 清代著名徽商劉淮在嘉湖一帶囤積糧食。一年,當地大旱,有人爲其慶幸,認爲大發橫財的機會到了,勸他「乘時獲得」,他拒絕,並說:「如此做法怎比得上讓百姓度過災年,重新復甦?這才是大利!」 劉淮將囤積的糧食降價出售,還搭建「分粥棚」救濟饑民,此舉贏得百姓的讚譽和信任,生意日漸興隆。 後來,劉淮到四川樂山經營藥材生意,遇上樂山瘟疫盛行,病死的人不計其數,老百姓又怕傳染,導致「父子夫妻,不相看養」。劉淮在這關鍵時刻舍利取義,把救治百姓的性命放在第一位。 夏天疫情最爲嚴重時,劉淮讓夥計將病人抬到自己家來。家裏整個廳堂、走廊和院子裏都住滿了人。他自己還特設一榻與危重病人住在一起,時時照顧。他還將自己倉庫裏的名貴藥材拿出來醫治病人,這些病人無一例外地痊癒了。 有人笑他傻,錯過一次賺大錢的機會,劉淮卻說:「我現在有能力承擔起更多救危扶困的責任。我賺的錢過去是取之於百姓,將來還要取之於百姓,百姓就是我們生意人的衣食父母,沒有什麼比人命更重要。錢沒了,我可以再賺;命沒了,百姓向誰要呢?」 當劉淮離開樂山市,百姓們敲鑼打鼓,夾道相送。就是因爲劉淮堅守「義」,才成就長盛不衰的「劉家商幫」。△

 
分享:
 
人氣:18,80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