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再次獲得2021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因爲他促成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之間9月4日簽署一項歷史性的和平協議。

【人民報消息】 亞洲開發銀行:「發展中亞洲」陷入近60年來首次經濟萎縮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9月15日晚7時,全球確診感染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的人數逾2,940萬例,至少有93.1萬人死亡(注:因中共和伊朗隱瞞疫情數據,真實數據比統計的要高的多)。 由全球36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經合組織(OECD)9月14日說,封鎖政策給世界主要經濟體造成的破壞,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破壞嚴重六倍。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月15日接受法國媒體「法國國內電臺」採訪時,指責世界衛生組織,違背國際衛生法規,幫助中共隱瞞疫情,把疫情政治化,把一切搞砸了。 亞洲開發銀行9月15日表示,中共病毒大流行將導致「發展中亞洲」2020年經濟產出創下近60年來首次萎縮,明年才會回升。 促國家之間和平 川普再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本週再次獲得2021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因爲他促成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之間9月4日簽署一項歷史性的和平協議。 在9月11日早上的一條推文中,瑞典國會議員馬格努斯.雅各布布森宣佈,他將提名川普政府和這兩個歐洲國家,他們「通過在白宮簽署的合作協議,爲和平與經濟發展共同努力」。 雅各布布森在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信中寫道:「貿易和通訊是實現和平的重要基礎。」 9月12日,川普總統由挪威議員克里斯蒂安.泰布爾-基德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幫助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達成和平協議。 泰布爾-基德告訴福克斯新聞:「就他的功績而言,我認爲他在努力建立國家間和平方面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人做得更多。」 英國發中國旅遊警示 公民可能遭中共任意拘留 英國外交部9月15日在網站上更新了對中國的旅遊建議,警告打算前往中國的英國公民,可能面臨遭中共任意拘留的風險。建議中說:「在某些情況下,中(共)國當局會以『危害國家安全』爲由拘留外國人。」 英國駐北京大使館發言人表示,本次旅遊警示的更新「清楚、真實地反映了最近的事件」,但英國對中(共)國的警示等級仍維持不變。 路透社指出,中共近期以國家安全爲由拘留多名外國公民,他們分別來自加拿大、澳洲、日本及美國,當中多人至今仍未獲釋。 除了英國外,美國國務院14日在更新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旅遊警示級別時,也特別警告說,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可能面臨中共任意執法和被禁止出境的風險,建議美國人「重新考慮」前往該地的旅行。 白宮拉美事務主任接美洲開發銀行行長一職 美國總統川普的拉丁美洲首席顧問克拉佛.卡羅內9月12日贏得多數選票、成爲美洲開發銀行(IDB)新任行長,將從10月1日開始履新、任期5年。這是美洲開發銀行60年來首次由美國人擔任行長。 美洲開發銀行是美國和拉丁美洲19個國家於1959年12月30日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總部設於華盛頓,目前有48個成員國。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擁有970億美元的資金,也是這一區域開發的主要財政來源。 律師出身的卡羅內是時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西半球事務高級主任,以反對古巴卡斯特羅政權及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而聞名。 美洲開發銀行行長的任命,將進一步改變川普政府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關係,川普政府希望在拉丁美洲獲得更大影響力,以對抗中共在該地區的政治經營。 美聯儲:近零利率料將持續到2023年底 9月16日,美聯儲表示,將基準利率持續穩定在接近零的水平,並建議將至少維持到2023年底。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該委員會「期望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直至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長期通脹預期仍穩定在2%。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還對2020年底的失業率和經濟增長提供了更爲樂觀的預測。 美聯儲在6月預測,到2020年底,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收縮6.5%,失業率將達到9.3%。但8月份的就業報告顯示失業率好於預期,爲8.4%,這表明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比最初預期的要好。 根據最新的預測,美聯儲目前預計GDP收縮3.7%,到年底失業率將達到7.6%。 儘管如此,美聯儲16日在其政策聲明中表示,疫情大流行將「繼續對經濟活動構成沉重壓力。」 蓬佩奧強調對東盟持久承諾 批中共霸凌行爲 9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過視頻出席東南亞聯盟(簡稱東盟)年度外長會議。此次峯會原訂於今年3月14日在拉斯韋加斯舉行,後因中共病毒疫情被推遲到現在,且通過視頻舉行。 蓬佩奧在會議上嚴厲批評中共,指責北京並不尊重基本的民主價值,或那些在東盟憲章當中彰顯的價值,包括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以及國家認同等。東盟國家要團結,不要讓中共爲所欲爲,要求中共停止咄咄逼人和破壞穩定的政策,包括在南中國海、湄公河次區域和香港。 11日,蓬佩奧就美國與東盟關係在國務院網站發表聲明,強調美國對東盟的持久承諾。他表示,面對中國共產黨不斷升級的侵略和對主權國家自由選擇能力的威脅,美國將持續發聲。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