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小暑为热浪之始 养生需心平气和(图)
 
2018年7月4日发表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人民报消息】2018年7月7日11时41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至。「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暑,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古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击。」温风至,《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温风始至。」指小暑日后,温热之风来到。蟋蟀居壁,指蟋蟀居穴于壁,《礼记正义》:「蟋蟀居壁者,此物生在于土中,至季夏羽翼稍成,未能远飞,但居其壁,至七月则能远飞在野。」鹰始击,指老鹰猛鸟开始学习搏击,迎杀气也。 唐诗《小暑六月节》形象鲜明地描述了小暑的光景:「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过了小暑,就要进入「三伏天」,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伏」,即伏藏的意思。《说文解字》引《释名》:「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2018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7日开始,到8月25日结束,共40天。 小暑食俗:食新米 食藕 食三伏面 自宋朝末年时起,在民间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人们还会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一起食用。 炎热的天气,人们出汗多、消耗大,因而民间有「小暑吃蜜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适合夏天食用。小暑时节,清甜爽脆的莲藕无疑是消夏良品。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有吃羊肉的习俗,称为「吃伏羊」。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说唱「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南朝梁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说:「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可知伏日吃热汤面饼辟恶保健的习俗,从三国时期就有了。 夏季养生重养心 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按五脏主时来看,夏季为心所主,故需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过激,心平气和。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意思是人和自然是相对应的,故若过度劳累,便会得病。 如今生活节奏快、竞争力强、接收大量信息、生活空间挤迫,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使现代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懂得舒缓这些压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中医将精神调养列为养生诸法之首。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靠的是通风、少动、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消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古人深知「烦夏莫如赏夏」、「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周慧心综合)△ (有删减)

 
分享:
 
人气:39,31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