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清朝官员施道生,官至观察使,主管一省提学、屯田等事务。施道生为人敦厚,诚信笃诚,说起他的故事也颇为传奇。施道生的父亲担任承德县令,为救灾民,未经朝廷允许,擅自开仓赈粮,结果死于狱中。施家家道中落,施道生不得已长年漂泊在外,流落他乡,充任杂役。但是后来却发生惊人变化,施道生平步青云,仕途高升,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承德县令开仓赈灾 死于狱中 施道生的父亲施公担任承德县令。有一年,承德发生旱灾,当年颗粒无收,百姓饥饿流离失所。当时,承德还是一个小县,时逢国家大庆,宰相不想因一个小县灾情,就劳烦皇上圣虑。施公请求赈灾,上奏三次,每次都被驳回,朝臣还引用甘肃假冒赈灾一案恐吓施公。 施公认为救济灾民是当务之急,赈灾的请求被驳回,施公很是气愤,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下令打开全部常平仓赈济灾民。没有朝廷许可,擅自开仓放粮,事关重大,当即有人制止他。 施公笑着说:「我擅自作主打开国家粮仓,将粮食分给饥民,不过就是抄家坐牢,罪也只在我一人。我身为一县之主,怎么能怜惜一己之身,而不拯救万民呢?」 赈粮放完后,施公自行上报,请以擅动粮仓受罚。上级官员震怒,立即飞传奏章,上报朝庭,竟以侵占亏空大罪为由,判处施公死刑。最终,施公病死于狱中。 家道中落 公子流落他乡 当时施公夫人已经去世,施道生年纪尚幼。没人照顾的施道生流落在辽阳、沈阳一带,后来进入山海关,辗转进入京城。时年施道生十五六岁,在酒店打工为生。 有一天,酒店来了几个客人喝酒。酒席间,施道生听他们口音像承德人,于是也用承德话跟他们攀谈。客人们吃惊地说:「你难道是我们的同乡?」 施道生说:「不是。我家本在江南,只因我在承德长大,所以能像诸君一样说承德话。」客人又追问:「公子姓什么?」道生回答:「在下姓施。」 不料,客人全都站了起来,接着问:「以前,有一位官员在我们县当县令,他是你什么人?」道生想起父亲,一时眼泪夺眶而出,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客人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也就不再追问,只是殷殷地叮嘱他:「今天店铺关门后,你可到某胡同找我,千万不要失约。」道生答应了。 精诚所至 终于访得恩人公子 晚上店铺关门后,施道生刚出店门,还没走几步,就看到有穿礼服的人等在路上,问他:「你是承德县令的施公子吗?」道生说:「是。」那位穿礼服的人恭敬地搀扶施道生上车。他们来到一处胡同,但见问候施道生的人络绎不绝。 当门全部打开后,但见里面灯彩灿烂。施道生刚下车,又有十多名穿着礼服的人,扶着他进入大堂,簇拥着他落座厅堂正位。 众人向施道生下拜,致词说:「我们找公子找了许多年,使公子流落至此是我们的罪过。幸好施公在天有灵,点化我们进京寻访,今天果然相见,难道这不是天意吗?」 自从父亲施公去世后,年幼的施道生独自一人辗转漂泊,至今也有七八年,尝尽人间冷暖,今日忽然受到众人礼敬,不免出乎意料,一时瞠目结舌,不知该说什么。 客人为施道生详细讲述当年施公发粮赈灾,遭遇横祸,却保全全县数万人的详细经过。原来这些寻访施道生的人都是当年吃救济粮的承德人。 后来承德连年丰收,百姓想回报施公的大恩大德,但施公已死。听说小公子流落他乡,于是分别派人前往各处寻访。巧的是,前一日县里有一神庙住持梦见施公到任,并明示公子的去向,所以众人赶往京城寻访,果然找到了。 众人为施道生沐浴更衣,打开正房让他住宿。次日又摆酒相庆,轮番为施道生祝福。 百姓报恩 力助公子成就功名 有一位官员担任各道监察御史长官,当天也到场庆贺,他对众人说:「当年我全家八口没有恒产,又突然遇上罕见的灾年,如果不是施公相救,我们又怎么能活下来。几年前,家父去世前,拉着我的手说:『施公因救百姓,遭遇奇祸,一家人也失散了。你有幸考上功名,如果不能报答施公,就不是我儿子。』我受先父嘱托,到今日也有几年了,我早晚都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报答施公。今天有幸见到公子,见你相貌不凡,将来必能通达显贵,继承施公未竟的遗志。」他请众人先将公子送回去,表示日后公子功名之事,由他独自承担。众人于是将道生送回承德安置。 施公因赈灾获罪死于狱中,施家草草将其殡殓,棺柩放于古庙中。后来承德百姓挑选了一块福地,安葬施公,又筹建庙祠,为其祭祀。施道生回到承德那天,恰好祠宇建成,众人惊奇不已。 众人将施道生安置在祠内居住,凡是衣食用度,都由一个老者负责,并为施道生请来名师,悉心教导他。因施道生长年流落在外,早已过了读书的年纪,领悟经典义理比较迟缓。几年下来也只能粗通文义,对科举考试的学业无法掌握。 先前那位负责监察各道御史的长官便将施道生招到京城,安排他进入方略馆,充当供事,又为他找了一大户人家的闺秀,安排他娶亲,还向达官显贵推荐施道生。因这位长官的推荐,施道生得以连续升迁,也就是几年光阴,施道生就官至太守,又升为观察使。 (参考数据:《坐花志果》下卷之《 四四、承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