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陸瀟亭綜合報導)婆媳關係在華人社會存在數千年之久,如果婆媳之間能夠相處溶洽,這家人不管有錢沒錢一定是幸福的家庭。這裏報導二則孝媳的故事: 七旬兒媳照顧百歲婆婆傳佳話 據《新華社》2017年8月27日報導,走進江西省上高縣鎮渡鄉獅橋村喻根華家的土磚瓦房,101歲的婆婆黃鳳嬌安詳地坐着,74歲的喻根華一邊給婆婆梳頭,一邊陪她聊天,這是這片屋檐下熟悉的場景。 1961年,18歲的喻根華嫁給黃鳳嬌的養子羅建中,婆媳倆人開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相處。1983年,喻根華的公公摔跤跌倒導致癱瘓,羅建中要外出務工,喻根華和婆婆一起撐起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喻根華照顧癱瘓的公公,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多年的相處,婆婆黃鳳嬌和養兒媳婦產生超越「母女」般的感情。 2010年,羅建中外出幹活時不幸溺水身亡,家中只剩下喻根華和婆婆黃鳳嬌相依爲命。2014年,即將步入期頤之年的婆婆又因摔倒導致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喻根華說:「不能讓婆婆癱在床上,只要能抱得動,我就繼續抱,要是抱不動了,我們就一起去敬老院。」從臥室到廳堂,年過七旬的喻根華每天將婆婆抱進抱出。 婆婆年輕時特別愛乾淨,現在年歲大了也保持着這個習慣。喻根華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溫水爲婆婆擦臉,把婆婆的一頭銀髮梳得整整齊齊。婆婆有時候大小便失禁,喻根華總是不厭其煩的爲她擦洗,並換上乾淨衣物。 喻根華擔任村裏的保潔員,每個月有一定的收入。對待工作,喻根華格外認真。早上五時,喻根華便起來做好早飯,料理好婆婆吃飯,便趕去兩個村小組打掃衛生。 喻根華伺奉101歲婆婆的故事在當地傳爲佳話,村民稱讚她是「百年難見的好兒媳」。但對於這些,喻根華只是淡淡地說「有婆婆在,我不敢老」。 六旬兒媳伺候102歲癱瘓婆婆18年
據《江南晚報》2017年8月31日報導,黃麗亞家住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鐵路橋村。18年前,婆婆摔跤癱瘓在床的時候,她毅然辭職回家全職服侍婆婆馮玲珍,比親女兒還貼心。而如今黃麗亞也已經是63歲的人了,可照顧起婆婆來,還是件件事親力親爲。她18年如一日伺候高齡癱瘓婆婆的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被大家稱爲「中國好媳婦」。 黃麗亞是馮玲珍的二兒媳。自從1981年她和老太的二兒子邵亞仁結婚以後,她就把婆婆接來和自己一起過日子。1999年,婆婆馮玲珍有一次去菜場買菜,摔了一跤,大腿髖關節嚴重骨折,當時老人80多歲了,後來去醫院動了手術,但從此腳不能行走,右半身受損嚴重,開始了輪椅上的生活。因爲老公邵亞仁不太會做家務,黃麗亞不放心讓他照顧老人,所以儘管廠裏一再挽留,但黃麗亞還是堅決辭職,成爲婆婆的全職陪護。 黃麗亞每天早上6時左右就起床開始忙活起來,給婆婆倒屎倒尿、端洗臉水、洗臉、刷牙,煮好早飯再服侍她起來吃早餐,安頓好一切後,她才忙其它事情。「這麼多年婆婆胖了,有110斤,自己卻瘦了,只有105斤,已經抱不動老太了。」黃麗亞說,碰到天氣好的時候,她就請人把婆婆背到外面曬太陽,吃完午飯後她陪婆婆聊聊天,下午的時候她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水果點心給婆婆吃,等婆婆吃完後她再去做家務活。 離孃家很近 她卻很少回去 馮玲珍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一把勞動好手,養育了4個子女。自從摔傷以後照顧她的重擔就此落在二兒媳的肩上。她告訴記者,沒有兒媳的精心照顧,自己活不到102歲。 黃麗亞今年63歲了,身體有時也會吃不消,時常出現病痛,但她都忍着,把精力都放在照顧婆婆身上。雖然孃家距離只有幾公里的路程,但很少回去。 黃麗亞說,10年前她母親去世後,至今她93歲的爸爸都是哥哥一家在照顧,好在他們理解並支持自己照顧好婆婆。「將心比心,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兒女,我們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們也會學的。」 孝心贏得左鄰右舍稱讚 「從沒有聽黃麗亞抱怨過,真讓人佩服。」鄰居劉文蘭說,馮老太是個愛乾淨的人,18年來,黃麗亞幾乎每天都給婆婆擦身子,換洗衣服,兩三天就伺候老人洗一次澡……雖說老人18年來臥床坐輪椅,無論冬天夏天,老人的衣服、被褥上沒有任何異味,老人的房間也是乾乾淨淨,不曾有過褥瘡的出現。「村裏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黃麗亞這樣的了」。村民對黃麗亞孝敬婆婆的事蹟均讚不絕口,很多人以她爲榜樣。其它小區經常請她與大家分享經驗和心得,黃麗亞每次都說,孝敬老人是做晚輩的本分,是應該做的。 黃麗亞的女兒邵佩珠說,「媽媽對奶奶如此盡心,耳濡目染也養成孝老敬老的好習慣。」她選擇伴侶的首要條件就是孝順,幾年前結婚嫁到錫山後,她不但孝敬自己的公婆,還常常帶着孩子回孃家,幫着媽媽一起照顧奶奶。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也是家庭倫理最注重的品德,和維繫親情很重要的因素。黃麗亞講的那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將心比心,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兒女,我們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們也會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