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道的菲迪皮德斯雕像。

【人民報消息】馬拉松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持久力的長跑運動,這項運動的名稱來自於古希臘時代的馬拉松戰役。 公元前490年,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國波斯國王,爲了實現「西擴」的計劃,第二次率艦隊遠征希臘,在雅典東北6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陸。此時的希臘是尚未統一的城邦國家,雅典的實力遠遜於波斯。 得知波斯軍隊進攻的消息後,雅典人立即派出快跑能手、士兵菲迪皮德斯向鄰邦斯巴達求援。菲迪皮德斯在2天之內跑了150公里到達了斯巴達。後來,雅典軍隊憑藉排列的戰鬥序列,以寡敵衆在馬拉松打敗了強大的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戰役」。 戰爭勝利後,菲迪皮德斯又被派往雅典城內報捷。他從馬拉松一路跑至40公里外的雅典,由於他已負傷,加之跑的太快,以至於當他到達雅典中央廣場時,只說了句「大家快來吧,我們勝利了」就倒地身亡。 爲了紀念菲迪皮德斯,1896年在雅典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特別在馬拉松修建了一個起跑點,即經過馬拉松平原到達雅典市中心的體育場,總距離爲4萬多米。自此,馬拉松成爲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但馬松拉的長度直到1921年才最終被確定,即爲42.195公里(約26英里385碼)。 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馬拉松的愛好者,據說每年全球有800多次馬拉松比賽。由於需要高度的耐力及時間才能完成馬拉松,因此「馬拉松」也成爲了曠日持久、費時費力或堅持不懈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