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华蓥顺天寨村小教师何昌芳给学生批改作业。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唐芍良综合报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因应农村学龄儿童大量增加,各级政府大量招收乡村教师。这些乡村教师中,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仅少数是师范类毕业的青年,更多的是社会青年,他们中有高中毕业、有初中毕业、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在经过简单的招考手续后,随即补充到各个岗位。其性质有公办、民办和代课。 时至今日,还有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依然还在默默的坚守着,遍布于每一个偏僻的角落。他们没有抱怨房舍的简陋,没有埋怨工资的低廉,没有嫌弃学生的贫困,只是默默的坚守,坚守在甚至没有讲台的讲台上。 五旬教师坚守村小35年 坚信寒门出贵子 10月下旬,秋意渐浓。广安华蓥顺天寨村小操场上,年过五旬的何昌芳拿着扫帚正清扫黄桷树落叶。1980年,年仅15岁的何昌芳成为这所村小的老师,并亲手植下这棵黄桷树。 华蓥市溪口镇顺天寨村位于川渝交界处,村里的人祖祖辈辈守着荒凉的大山,靠务农为生。教育是村上的头等大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跃出农门,走出大山。村上唯一的学校——顺天寨村小是全村人改变命运的寄托。 1980年9月,年仅15岁的何昌芳放弃上高中,到顺天寨村小当代课老师。「当时只觉得当老师很好玩,可以教别人读书写字。」何昌芳说,到村小的第一年,她教的是五年级,年龄稍大的学生,很多学生都不叫何老师,叫姐姐。 时光荏苒,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何昌芳仍旧守着这几百平米的乡村小学。「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走出顺天寨,去外面闯一闯,不用在山里干农活儿。」何昌芳说,让学生过得更好,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刚到村小的第一天,何昌芳见土坝操场空旷,她和两个年轻老师找来一株黄桷树幼苗,移植到操场上。35年过去了,当初的黄桷树幼苗已长成大树,枝叶可遮盖大半个水泥操场。与何昌芳一起栽树的老师已在多年前调到镇上学校教书。 几年前,顺天寨村小的老师相继调离,剩下何昌芳一人。镇上领导多次找她到镇上教书,都被婉言相拒。「去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教书肯定是好事。」可想到学校还有这么多孩子需要自己,何昌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都走了,学生怎么办,到镇上读书太远了,我不放心。」 每天放学,何昌芳将学生送出校门,修改完作业,到家时已近天黑。对于家庭,何昌芳更多的是歉意。「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太多,没有尽到做女儿、妻子、母亲的责任。」何昌芳称,结婚后,家中的大小事都由丈夫操办,虽然丈夫嘴上没说什么,心里难免会有些情绪。 如今,何昌芳的儿子邓川也成为一名教师,何昌芳心中深感自豪。「我没有要求过他『接班』,但他选择了这条艰苦的路,我支持他。」何昌芳说,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在教师岗位上一直坚守。 眼盲老师坚守大山深处 希望有人资助学生

马建华在讲台上课,妻子义务帮助丈夫辅导学生。

45岁的马建华是西昌市马鞍山乡茶叶村小学8个孩子唯一的老师。2008年,马建华患上视网膜色素病变,左眼视力降至0.08、右眼视力0.02,几近失明。当地教育局准备将他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更轻松的工作,但他婉拒了,选择留下来继续为孩子们上课,他的妻子杨紫琼也义务帮忙照看学生,夫妻两人在大山深处继续坚守。 12月20日,海拔2,500米的茶叶村,气温只有2度,山上的积雪还未融化。上午10时,太阳终于翻过山坳,阳光照在茶叶村小的操场上,驱散了寒意。马建华的妻子杨紫琼拎出播放机,动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欢呼雀跃,搓着冻得通红的手,排队跳起《小苹果》。 阳光刺眼,马建华戴上墨镜,站在教室前的台阶上,微笑的看着孩子们跳舞。但事实上,他所看到的景象,只是眼前模糊的一片人影。「现在左眼基本看不到了,右眼还能看到一些。」马建华说,去年,他做了胆结石手术后,视网膜色素病变的病情似乎才稳定下来了。 马建华说,这一年,学校有三大变化。第一是直通学校的水泥路修通了,交通改善了。第二是今年5月,学校通了电,晚上再不用黑灯瞎火了,同时,村上还在学校修建了篮球场。第三是来自成都的爱心人士每月给学校捐助2,000元早餐费,杨紫琼每隔几天就下山买肉、买米、买菜,每天给孩子们做饭。而孩子们到学校时,先吃早饭,吃饱了再上课。 这其实是一所「夫妻小学」。马建华患眼病后,看不清楚,经常把字写漏笔划,有初中文化的杨紫琼帮助丈夫辅导学生,上课时纠正马建华的板书,检查学生作业。 杨紫琼说,家里的地,现在没时间去种,也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因为要是她不在,马建华一个人上课,肯定会应付不过来。 马建华家中还有老人,以及上高二和初三的孩子,一家人全靠马建华的工资生活。这学期开学前,乡中心校找到他,说请他到中心校去,做一份更轻松的工作,学校的孩子也分流到中心校就读。西昌市教育局也表示,可以安排他到距离城区更近的学校去上班。但是这些提议都被马建华婉拒了。 马建华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他走了,茶叶村小这个地方太偏远,可能再也没有老师愿意来到这里,孩子们只有到中心校,上学路程更远,他担心孩子因此辍学。另一方面,家长对他非常信任,寄予希望。在这学期开学前,听说孩子们可能要到中心校上课,家长们急了,找到中心校表示:「还是马老师教得好,我们信任他。」于是,茶叶村小继续保留。 谈到2016年的新年愿望,马建华说,学校里8个孩子的家中经济都特别困难,希望有人资助他们。同时,孩子们上学路太远,最远的要步行2个多小时,希望村小内能增添住宿设施,放上几张床,让他们能寄宿在学校。 独臂教师坚守村小30年 全校仅4名学生

杜秀兰陪孩子们玩耍。

6岁失去右臂,孤身一人坚守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小。从教30年,除了教书,她还用「万能」的左手做很多事,比如给仅有的4个学生买菜、做饭、种菜、提水上二楼、陪孩子们玩……。 她,杜秀兰,是黑潭村小唯一的老师。 黑潭村小学是巴州区最偏远的学校,地处海拔1,600米的望乡台半山腰。全校仅有4个学生,两个一年级,两个幼儿园。 杜秀兰在6岁时摔断了右手,因山村医疗条件差,最终严重感染而不得不切除整个右臂。她克服了残疾人的一切不便,从小学读到初中、高中。后来,看到山沟里七八岁的孩子竟然还没上学,她便萌发办幼儿园的想法。 1985年,她租了两间房子,办起当地最早的幼儿园。她既是园长,又是保育员,更是孩子们的妈妈。从此,这个大山沟里便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1992年,幼儿教育纳入公办系统,学校考虑到杜秀兰是残疾人,不宜再私人办园,便在村校设置公办幼儿园。可孩子们在新学校读了一学期后,都不愿去读了,强烈要求杜老师教他们。家长们更是自发地带上桌凳,领着孩子亲自送到杜老师家。第二期,学校报请主管部门,将杜秀兰聘任为代课教师,从1993年起,她便载入独柏小学代课教师的名册。 自从进入代课教师的行列后,杜秀兰看到别的教师都是专科、本科学历,她感到自己落伍了,便积极报名参加中师函授学习。2003年,她拿到中师毕业证。后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代课教师如果具备大专文凭,便可报考正式教师。2008年,杜秀兰拿到西华师大的专科毕业证。 杜秀兰常说,要是能成为正式教师,她梦里都会笑醒的。她积极参加每一次教师招考,2014年,终于被录用为正式教师,实现了梦想。她的儿子高考也考上西华师范大学。 从1985年教幼儿园至今,杜秀兰已坚守了30个年头。她说:「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都乐意坚守。我想让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当老师。」 海南百年小学 仅2老师3学生 海南百年历史的凤潭小学目前的2位老师及3名学生。 凤潭村距离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东英镇只有1.5公里,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位于临高东英镇的凤潭小学,是一所始建于清末,有着超过百年历史的乡村小学。虽然规模不大,是个名符其实的「麻雀学校」,但却先后培养出110多名大学生。 由于一些村民外出打工,把孩子也带出去读书了,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后,凤潭小学仅有3名一年级新生和2名老师。 58岁的符新辉是凤潭小学的老师,凤潭小学共有2名老师,除了他以外,另一名是50岁的符秉义。符新辉说,他负责教语文、体育、思想品德,符秉义负责教数学、美术、音乐。 69岁的村民王振江熟知凤潭小学的历史。他介绍,凤潭小学始建于1906年,当时叫凤潭学校,至今已有将近110年。凤潭村尊师重教,从清末以来就已成为传统,群众募捐了一笔资金,办起了这所学校,也是当地第一所学校。早些年,整个东英镇有条件的孩子都来这上学,最「辉煌」的时候,曾有70多名学生。 村民们介绍,凤潭村一共有140多户700多人,村里不少人都是凤潭小学的毕业生。学校60多年来,已先后培养出110余名大学生,特别是近些年,每年都有好几个曾经上过凤潭小学的本村学生考上大学。 符秉义原先在东英镇西兰小学教书,后来调到凤潭小学,至今已经坚守了10年。 今年教师节,村委会主任请凤潭小学2位老师到家里吃饭,让符新辉很感动。「我是今年秋季才从东英镇水邱小学调过来的,因为暑假没人在校,校园里落满树叶,杂草丛生,村干部随后回村里一打招呼,村民们便纷纷带着工具来学校,将校园清理得干干净净。」符新辉说。这里的村民比较重视教育,也很尊重老师,是让二位老师留在这里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或在镇上买地盖房,一些学龄儿童也被父母带到镇上、县城甚至海口读书,留在村里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少。 凤潭村村长说,「我们正在积极向家长争取,让正在镇中心小学上一年级的几名学生,以后回凤潭小学读二年级。现在村里约有10个孩子正在镇上的幼儿园上学前班,明年也争取让他们回村里上一年级。 很多村民担心学校因为人太少而被撤并,大家都希望能保留凤潭小学,让朗朗书声在这所百年老校中延续下去。对于村民来说,这所百年小学保留的意义是厚重的血脉传承。 在当今社会弥漫着世俗习气的环境里,这些乡村教师坚守着内心的淡泊与清雅。他们也许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可能也没有儒雅的外表,但却以内心最朴素的爱浇灌着每一棵小花小草,默默守护着偏乡孩子们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需要爱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