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閒說「北京城的變遷」
 
顏丹
 
2012年8月2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前幾日碰到了一位剛從北京旅遊回來的外國朋友,從他那兒聽到的一則見聞讓我感慨良多。他說在北京旅遊的時候,一日去雍和宮附近的方家衚衕吃飯。晚上6點左右,他坐地鐵從北新橋站出來,只見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行人,到處霓虹閃爍,竟一時迷失了方向,不知該往哪兒走。他看到附近的大樹下站着一位中年男人,於是走上前去問路。中年男人一口京腔,卻頗有些無奈的說:「說真的,我打小兒在這兒生活,幾十年了,真不知道這兒哪還有衚衕!」面對這樣的回答,這位外國朋友有些愕然,不知怎麼辦才好。當得知外國朋友要去方家衚衕時,那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慘然一笑,回答說:「有些衚衕的名字還有,衚衕早沒了!」

後來,儘管朋友找到了方家衚衕,也拍了數張衚衕的照片帶回國,然而那些照片上早已沒有老北京胡同的味道。除了幾處院子門口不同的古老院門和一間改成小學的王府大院,衚衕裏再也沒有歷史的遺蹟和老北京人曾經如此眷戀的生活氣息。衚衕裏,四合院的院牆早已被重新修築,貼上了貌似復古卻煥然一新的灰磚,房頂上也換上了水泥澆築的青瓦。在京城的這個繁華鬧市中,如此矯揉造作,不倫不類的獨特裝飾竟顯得這般突兀,不合時宜。

回想那個中年男人的回答,不免有些傷感。承載着古老文明的北京城也許在多年前的強拆聲中早已銷聲匿跡,如今留下的不過是變了味的建築模型而已。

根據史料記載,「衚衕」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朝。那時的蒙古族稱其爲「水井」,在他們心中,衚衕好比賴以生存的水源,連結着家家戶戶的和諧和關照,表達着鄰里鄉親的情誼和熱忱。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生活在水井邊,流連於衚衕的每一處或精緻或質樸的院落前。這樣的生活讓人們不再憧憬山林隱居的靜謐,不再向往世外桃源的唯美,因爲衚衕的院落裏本就是一片寧靜祥和。

如此回味無窮且令人神往的生活如一束幽靜的丁香花,在京城這片厚重的土地上綻放了上千年。無論是來自蒙古高原的草原英雄,還是引領着不同文化的少數民族領袖,亦或是華夏漢民族的後裔,都在精心的呵護和裝點着與城市相互依存的古老街巷與錯落有序的民居住宅。

直到1949年,伴隨着中國走進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那份充滿着美好記憶,割捨不斷的情懷就這樣被無情的掩埋了。爲了讓政府的辦公區域躋身於北京城的中心地帶,爲了滿足自己喜新厭舊的畸形心態和獨裁專斷的政治權欲,當時的中共首腦不顧建築家梁思成和陳佔祥的中肯之見,居然效仿蘇聯的莫斯科城,拆除所有古老城牆和歷史建築,使整個北京城傷痕累累,面目全非。如今崇文門附近的明代城牆,其斷壁殘垣讓我們痛心疾首,50年代初的2000多條衚衕,其今日零落凋敝、屈指可數的現狀讓我們抱憾不已。因爲當時的《梁陳方案》最終還是無力挽救被私慾和偏執摧毀的歷盡風雨滄桑的古城。

然而,更充滿諷刺和悲情色彩的是,儘管在民國二十六年,北平古城淪陷於日本軍方的控制中,好戰貪婪、侵略成性的日本軍方卻沒有以摧枯拉朽之勢剷平北平古城,而是把它作爲文化觀光區呵護有加的保存了下來。同時在西郊,也就是今天的五棵松一帶建立新的生活區,與古老的北京內城遙遙相望。且不論日本人的侵華行爲是怎樣的有悖天道,只是此舉無論出於什麼心態,都讓我們看到了珍惜古老文明如同無價至寶的惜城之心。至少在這一點上,日本人有力的駁斥了被人說成是「野蠻民族」的論斷。

現在,中共當局好象突然發現了古老文明的潛在價值,於是,故宮、頤和園被貼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籤,終日疲憊的迎接着八方來客,昔日的王者風範和天子威德變成了爲了斂財不惜笑臉相迎的俗物;於是,衚衕和四合院的外牆被粉刷一新,終於完成了中共統治者「改造、換新」的夙願,只是除了「新」,再也沒有歷史的足跡、難捨的牽掛和靜謐安詳的幸福。

 
分享:
 
人氣:17,54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