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慘敗,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爲大饑荒,暴君昏君的毛澤東不因此而垮臺就已經夠不可思議的了,殊不料三、五年後,毛澤東的個人威望不降反升,竟然還增至最高峯。
中外歷史上那些被神化的大獨裁者,包括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毛澤東,都是幹成了幾件漂亮事才被吹起來的;唯獨這一次與衆不同,這一次,毛澤東是在犯下最愚蠢最荒謬也最殘忍的滔天大罪後,反而贏得了舉國上下的狂熱崇拜。
本來,在62年七千人大會後,毛的錯誤(共產黨把它叫錯誤,其實應該叫罪行),至少在中共高層內部已經是心照不宣。毛在黨內的威信降到七大後的最低點;與此同時,劉少奇等務實派在黨內的地位則顯著上升。如果在那時召開九大,劉少奇很可能當選黨主席,毛澤東很可能被送上名譽主席的虛位而失去實權。然而等到了65年,形勢就發生了驚人的逆轉。
當共產黨的老朋友,美國人斯諾再度訪華時,他最感驚訝的就是舉國上下對毛澤東的毫無節制的崇拜:毛的著作和相片無處不在,但沒有別人的。
那麼,在這段時間裏,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使得毛澤東能迅速地擺脫被動,贏回主動,走出低谷,登上巔峯的呢?
在這段時間,毛澤東自己做了兩件事。其一是,在62年秋天舉行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把黨的工作中心從經濟建設又扭轉到階級鬥爭;其二是發動中蘇論戰,公開爭奪國際共運的領導權。這兩件事有效地轉移了目標,動員起民族主義。暫不多論。
我這裏要說的是,毛澤東想要贏得全國人民對自己的崇拜,這事不能單靠自己,這事必須倚仗別人。你想坐轎子,總得有人願意抬轎子才成。在延安時期,主要是劉少奇大力推動對毛的個人崇拜。但現在劉少奇顯然不願意再這麼幹了。
按理說,給領袖歌功頌德和灌輸偉大領袖的偉大思想是中宣部的事,可是現在由陸定一主管的中宣部也沒有這份積極性--所以文革一開始,中宣部就被當作閻王殿砸爛了。在這段時間裏,吹捧毛澤東最賣力的是林彪主持下的解放軍。
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德懷被罷官,林彪接管軍隊工作。林彪上任後,全力以赴就做一件事,那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把學習毛著運動推向高潮,把學毛選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林彪深知樹立英雄榜樣的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共本來就有樹英雄榜樣號召人民學習效仿的傳統,而從63年到66年,供全國人民學習的英雄榜樣基本上都是由解放軍樹立的,基本上都是解放軍戰士,所有英雄人物都把自己的功績歸功於毛澤東思想的教導,其中宣傳最力影響最大的就是雷鋒。
雷鋒是部隊從一開始就刻意培養樹立的英雄模範。早在雷鋒入伍當兵的第一年,瀋陽軍區的報紙就發表長篇報道稱讚雷鋒是「毛主席的好戰士」,其後又舉行「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雷鋒模範事蹟展覽」。1963年2月初,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報道介紹雷鋒英雄事蹟。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和毛澤東親筆題詞。這就把學雷鋒運動推向全國。
在60年代初期,解放軍高調介入政治。很多事都是從軍隊發起再推向社會的。
先是林彪說「把解放軍辦成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然後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把林彪那句話帶進毛澤東的那句話,那就是,毛澤東號召把全國辦成他的思想的大學校(文革中,「把全國辦成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這一口號確實很流行)。
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學什麼呢?林彪題詞說得很明白--「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這幾句話出自雷鋒日記)。把林彪的題詞帶進毛澤東的題詞,那就是,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讀他的書,聽他的話,照他的指示辦事,做他的好戰士。
事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由林彪發起的學毛選羣衆運動爲毛澤東發動文革做好了最重要的思想準備和輿論準備。正是這場學毛選運動,把毛澤東送上個人崇拜的最高峯,它不但造就了千千萬萬狂熱崇拜毛澤東的青少年,而且使解放軍這支黨軍徹底變成了毛軍。
衆所周知,毛髮動文革就仗着兩條,一是毛在當時民衆心目中所享有的巨大威望,一是槍桿子絕對忠於毛個人。而這兩條就是通過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中學毛選運動完成的。學雷鋒運動則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以我要說,學雷鋒運動罪莫大焉。我不是說雷鋒是壞人罪大惡極,我說的是,學雷鋒運動是掩蓋毛澤東滔天罪惡,樹立毛澤東絕對權威,把中國引向文革浩劫這一罪惡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幫助毛澤東走出低谷送上巔峯,出力最大的莫過於林彪;林彪的辦法最主要的就是提出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號召和推動學毛選運動;而爲學毛選運動量身定製的英雄模範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雷鋒。所以學雷鋒運動罪莫大焉。
今天,中共當局又在大聲鼓譟學雷鋒。只是在今天,他們不好再強調雷鋒學毛選做毛主席的好戰士。他們竭力把雷鋒精神歸結爲「做好事」。
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是去掉了學毛選,做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就不成其爲雷鋒了。要是單說做好事,比雷鋒做好事做得多做得好做得誠實的比比皆是,成千上萬,哪輪得着把雷鋒當模範呢?難道你以爲,要不是當年「偉大領袖」號召學雷鋒,中國人就連要做好事助人爲樂都不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