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送聖王。(繪圖: 曹醉夢 / 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接上)
第二章 慶善宮聖主誕塵世 岐州城相士道天機
這是一個日朗風和的良辰吉日。天空祥雲繚繞,異彩紛呈:片片彩雲忽兒聚成散花的仙子,忽兒又化成翩翩起舞的鸞鳳;隨着綺雲的聚散幻化,一陣陣仙樂從天外飄來……又是一陣雲蒸霞蔚過後,兩條炫目的金龍從天而降,直降到武功境內的李淵府邸門外。二龍飛舞歡躍,三日後才騰空而去。這座府邸後來稱「慶善宮」。
這一天是隋朝開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元599年1月23日)。
就在這一天,一位空前絕後的聖明君主誕生在李淵與竇夫人的家中。他就是大唐帝國的締造者和大唐文化的奠基人——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這個近乎完人的大唐聖主,一出生便迥異於常人。
新生兒一旦離開安全的、沒有任何外來傷害的母體來到人世,便本能地產生一種將要獨歷險境的恐怖感,所以剛剛出生的孩子都怕聲響、懼光亮,總是處於驚恐之中。
李世民卻能「生而不驚」,彷彿人間的一切都將在他無私無我的善化下遵從他的差遣。儘管他「初來乍到」,卻不驚不懼,處之泰然,安之若素。李世民這種不同凡人的表現,令見地不凡的竇夫人吃驚不小;加上天降祥瑞,神龍護送,竇夫人是何等的奇人!知道這孩子一定根基不淺,遂打心眼裏喜歡這個孩子。
就在同一年(西元599年),李淵與竇夫人的第三個兒子李玄霸,也緊追快趕地跟着哥哥李世民之後來到了人世。這可苦了竇夫人。剛剛經歷十月懷胎的種種不適和分娩的劇烈痛苦,體力尚未恢復,又開始了下一個十月懷胎的煎熬。竇夫人的精力和體力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戰,時常會有力不可支之感,還要照顧剛出生的李世民。
李世民好像知道母親的辛苦,他很少哭鬧,吃飽了就安安靜靜地躺着自己玩兒,粉嫩的小臉上總都是掛着純淨燦爛的笑容,好像對母親說:「孩兒尚無力幫您分擔什麼,這是我安慰母親大人的唯一方式。」
賢母識貴子,李世民不同尋常的乖順與體諒,使竇夫人越發覺得這個孩子有着超常的天分。在她所生的四子一女中,竇夫人最爲疼愛的就是李世民。竇夫人對李世民悉心呵護、精心撫育培養,走到哪裏就把李世民帶到哪裏。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將做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一一都傳授給了愛子。李世民本來就極具天分,又得天獨厚地擁有賢德睿智的竇夫人做了人生的啓蒙,就更異乎常人了。
李世民對母親敬愛之情尤深。在他與長孫氏新婚不久,竇夫人就病逝了。李世民登基後,回慶善宮重遊故地,睹物思人,母親養育自己的一幕幕重現眼前……李世民眼含着淚水,哽咽着對侍臣說:「朕生於此地,現在與母后永別了,母親的養育大恩我竟無法報答……」說罷,便失聲痛哭,傷心欲絕。身邊的侍臣無不動容落淚。
李世民的仁孝,古今鮮有。因感於「兒生之日乃母難之時」,所以,他從來不爲自己過生日。
貞觀十七年的生日那天,他對侍臣說:「今天是朕的生日。民間認爲在自己生日這天應以娛樂來慶祝。可是每到這一天,朕的心裏卻更加思念父母。如今朕已是一國之君,富有四海,但朕想求得奉養父母以報養育之恩,卻永遠都不能如願了。《詩經》上說:『哀傷我父母,生我真辛勞。』人怎麼能夠在父憂母難之日行宴樂歡慶之事!這太不合禮法了。」李世民說完,淚如雨下,哀傷不已。羣臣皆泣。
幼年時期,李世民就異常聰慧;洞察至深至遠;把握時機果斷行事;懷大志而不拘泥於細枝末節;小小年紀,深謀遠慮,當時沒人能測得他的心智。
李世民長到四歲時,忽然有一天,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李世民的大名就得自於這位不速之客。
李淵在岐州任上時,有一個自稱宿通前世、洞悉今生、明察未來的相士前來拜見李淵。李淵一見來人,吃了一驚:此人鶴髮童顏,仙風道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可以洞徹一切,平靜詳和的目光讓人頓生敬畏、信賴、親切、安全之感。
相士對李淵說:「閣下不僅是大貴之人,更有至貴之子。很想請您四歲的貴公子出來一見,不知可否?」
李淵不知來人爲何單單要見他四歲的兒子,因爲此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只好吩咐家人把四歲的李世民領了出來。
相士一見李世民,眼睛頓時爲之一亮,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走到李世民身邊,對李淵說:「貴公子真是生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他長到二十歲上,定能濟世安民。」
李淵聽罷,這分明是說李世民將來會做皇上!這話要傳揚出去,豈不要招來滅門之禍!想到這裏,李淵倒吸了口冷氣。他想殺掉相士,免得他出去亂說,以保全一家人的性命。李淵的身手何等的敏捷!手隨念起,意到手到,李淵從牆上拔出寶劍,回身刺向相士,哪料相士卻早已無影無蹤了……李淵也是極有宿根的,呆立了一會,回過神來便明白這是天神來向他道破天機,自己卻愚不可及地動此惡念!李淵領會了相士所言「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之天意,就取「濟世安民」中的「世民」作爲貴子的大名,原來的名字是什麼,已不重要,也更無從考證了。
李世民真的應了相士之言,自十七歲勸父起兵起,便開始了他濟世安民的非凡一生。
十八歲的李世民,便能統帥三軍,身先士卒,能爭貫戰,躍馬橫弓,衝鋒陷陣,所向無敵;以曠世未有的的睿智與神武克長安、取洛陽;平羣寇,定中原,一統天下。
君臨天下後,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李世民便將一個分崩離析、戰亂不止近400年之久的華夏各國,一統在大唐王朝之下,並攜領臣民開創了亙古未有、萬方承平的「貞觀盛世」。這個令千秋萬代盛讚不休的「貞觀盛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呢?史籍如是記載:
唐太宗李世民當政的貞觀年間,君明臣良,百姓安居樂業,自上而下一派奉天重道、修身養德、謙恭禮讓、人見人親的治世盛況:
官吏們廉潔自律;王公貴胄、皇親國戚、世家大族、豪門大戶,都恩服於君主的凜凜威嚴,不敢欺凌和侵擾平民百姓;商家客旅可以安心地露宿郊野;強盜竊賊絕跡;監獄常空;大門無須上鎖;牛馬遍地;連年五穀豐登,一斗米才三四錢;客旅從京城長安到五嶺之外,由華山以東到東海一帶,不需自帶乾糧,沿途均有供應;進入華山以東的村落,旅客經過這裏,都會受到厚待及禮遇,在離開時還常有饋贈。這一切都是從古至今絕無僅有的盛世太平景象。
這是唐朝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中對「貞觀之治」的描述。
這樣的太平盛世景象,令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可這卻是距今1300多年前確確實實存在過的大唐歷史中真實的一頁——
聖主下凡神龍送
轉生人體來世中
萬難歷盡渾不顧
濟世安民救蒼穹
(未完待續,版權作者所有)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