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乞丐拿着瑪莉亞的信用卡走了以後,路人說瑪莉亞太傻了,誰知這乞丐會狠用多少錢,而且到手的信用卡肯定不會歸還。
一些好事的人,也和瑪莉亞一起等在那裏,想看到自己先見之明的悲劇結局。
過了一會兒,乞丐拎着礦泉水和香菸等日用品回來了,還拿着收據,衆人擁上去一看,花了25美元(相當於800元新臺幣、約200元人民幣)。乞丐平靜的把信用卡還給了瑪莉亞,並謝謝她。
路人感到非常吃驚,這名乞丐居然沒有大買特買,而且把到手的信用卡又還給了這位好心的陌生人,瑪莉亞說,她經常看到這名乞丐在乞討,並一直都相信他是誠實的,事實證明她沒有看走眼。
這個小小新聞在中國古代再普通不過了,但現在卻在網上歸類於「奇聞」欄目,說明我們的社會已經非常敗壞了。
最近還聽說另一件事,也發生在美國,但發生在兩個中國人之間。一位美國大學副教授和一位久未謀面的老朋友去餐館吃飯,點完菜,等候期間閒聊中,副教授得知這位朋友的信用卡使用額度很高,就要求看看這張卡。這位副教授拿到這張卡後,談話就停止了,前面看完後面看,後面看完再看前面,反反覆覆很長時間,期間兩人沒說一句話,這位朋友心裏有些發毛,但沒有出聲,也沒有要求把卡收回來。但空氣的凝固能讓人感到渾身不舒服,這位副教授想必是感覺到了,但沒有抬頭,眼睛依然死死盯着那張卡,說了一句讓人吃驚的話:「別害怕,我不會害你的。」然後接着繼續翻來覆去的看這張卡……
終於,菜端上來了,卡還了回去。飯後副教授堅持要付這30元的餐費,說:自己配偶一個月就收入一萬多元美金,家有兩棟別墅,而「你現在生活那麼困難,讓你付錢,我晚上都睡不着!」聽起來真讓人感動。
過了不到兩個月,這張使用了19年都沒發生過麻煩的信用卡,第一次被盜用了,買了飛機票和其它物品。而購買地正是這位華人副教授新的任教地。
這件事當然不會象乞丐的新聞歸類於「奇聞」欄目,因爲乞丐歸還信用卡是「物以稀爲貴」,而現在很多中國人講究的就是害中國人、害親朋好友。
這兩個非常極端的小新聞告訴我們,穿衣戴帽,財產多少、社會地位,都不能代表一個人的道德品質。
良知和道德雖然摸不着,但看的見,它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充值着自己人生的「信用卡」。△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