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神韵中秋晚会感动华人观众(图)
 
2008年9月28日发表
 


刘女士带着16岁的儿子Andrew来看了神韵中秋晚会。

【人民报消息】2008年9月27日,多伦多第二届神韵艺术团中秋晚会在多伦多会展中心的约翰百赛特剧院(John Bassett)上演了2场演出。刘女士看完下午场的演出后说:舞蹈《觉醒》最使她感动。

晚会传播美好的道德观念

刘女士专程从约克区的新市(New Market)带16岁的儿子来看了今天下午场的演出。她说,最使她感动的是舞蹈《觉醒》,这节目说的是炼法轮功的两母女被恶人殴打,路人从袖手旁观到挺身而起,赶走坏人的故事。

“看着那个恶人把孩子强行拖走,我的泪啊,真的止不住。” 刘女士激动的说,“真的是那样的,共产党真的是那样做的,我们小时候也是一个被迫害的家庭,所以我身有体会。法轮功真的不容易。”

刘女士表示,以这种舞蹈艺术的形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很形象,很感人。“那些演员演的是那么投入,当时的那种感觉,不知道怎么说,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一个亲戚现在还在国内炼法轮功,但不能公开、自由的炼功,还不能对别人说。她同事以前在中国的单位有3人因炼功被抓,其中一个现在还被关在监狱里。

刘女士16岁的儿子Andrew觉的《善念结佛缘》这个节目很不错。他表示,人在机缘合适时可以改变,非常神奇。一生的命运,可以在一瞬间改变。

“原来中国的历史如此丰富,表演艺术那么好。舞姿优美,好极啦!” Andrew说。

刘女士表示,晚会在传播传统美好的道德观念,这个演出对于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有帮助。

“那些演员肯定下了很多苦功,布景、天幕和舞蹈配合默契,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真的是‘天人合一’。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叫《创世》的节目,真是太美啦。”

“我看今天的演出不仅是娱乐,我能体会到演员发自内心的触动,这才是令我感动的地方。” 刘女士说,“真的不枉此行,其实我去年就应该来啦。明年我还会来看。”

哈尔滨人:晚会票是西人男友给的礼物

来加拿大5年的哈尔滨李女士,今天和母亲及西人男朋友一起来观看晚会。李女士说她的票是西人男朋友给买的,是一个礼物。

谈到中国文化,李女士说她喜欢古典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民族乐器长笛和古筝”。在来看演出前,李女士一直想知道这台晚会到底表现的是什么?这些演员来自哪里?她还担心她的西人男友是否能看懂中国文化的演出。

李女士说非常喜欢《顶碗舞》,她说:“女演员们把热情好客的蒙古姑娘演得很到位,服装有民族特色。”李女士说自己没有想到一个舞蹈还能够很有层次的高潮迭起,她说也很喜欢《精忠报国》,“看那些男演员,虽然年轻,但表现力很强,让人领悟到舞蹈所展现的‘忠孝不能两全’的内涵。”

李女士的西人男友说,除了从电视上看到以外,“今天是第一次现场看中国文化艺术演出。”他惊奇地发现,“每一个节目都是一个故事,而且是涵义很深的故事。”他感觉第一个节目《万王下世》是一个中国“古老的、真实的”故事。

李女士说:“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佛’身穿袈裟这样的形象。”她注意到那些表现佛的男舞蹈演员,“他们面带慈祥,非常让人感动”。

李女士也很喜欢大唐鼓舞,说:“演员背着这么大的鼓,虽然他们身材并不魁梧,但是他们真的把那种阳刚之气表现出来了。”

李女士反复的说最后一个节目《威风战鼓》太好了,她说:“感觉那隆隆的鼓声仿佛触动了内心深处。”

将来有机会还会再来看

前来观看演出的大陆移民黄先生表示,《大唐鼓吏》和《顶碗舞》是他印象最深的节目,“这个可以说到哪里都是一流的。”

谈到最打动自己的节目,黄先生说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他说:“为什么打动我呢,因为岳母只有一个儿子,当然非常希望留在身边给她养老,但是因为国家有难,她就把这个儿子给献出去了。我们做父母的,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这个场面特别感人,当大的道义和小的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她就牺牲了个人。”

黄先生今晚是带孩子一起来观看演出的,这是他第二次来看神韵的演出,第一次来看了之后觉得水平不错,所有这次又来了,将来有机会还会再来看。

所有的节目都不错

孙女士从大陆来多伦多一年多了,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看神韵演出。

看了上半场的表演后,孙女士说感觉很好看,所有的节目都不错,自己都喜欢。她说:“男女歌唱家都唱得很好,我很喜欢里面的民族舞蹈,像那个《顶碗舞》,打鼓的舞蹈也很好,很精彩,打得很有劲儿。”

孙女士说自己从前没有看过这类表演,这次感觉非常好,她对节目内容都能领会。她表示明年还愿意看,也希望推荐给亲朋好友看。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
 
人气:12,26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