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短暂的统治期间,最早出现了管理俗乐舞的机构“乐府”,但它的正式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乐府中的乐舞,种类繁多,有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等;在风格上,有江南、淮南、西南等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乐舞;在形式上,有器乐演奏、吟诵歌唱、舞蹈倡优(又称“俳优”)等表演。其成员包括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机构庞大。到汉哀帝即位时,乐府人员已达八百多人。西汉末年,乐府被解散。
东汉建立后,皇帝恢复了管理俗乐舞的机构,但名称改为“黄门鼓吹署”。文人蔡邕称:“汉乐有四品,一是太予乐,二是雅颂乐,三是黄门鼓吹,四是短箫铙歌。”
其次,体现在两汉皇帝还十分推崇俗乐舞。比如西汉武帝就用俗乐舞招待来京朝拜的四夷宾客。而随着四夷宾客的来京,少数民族舞蹈也逐渐汇集京都。东汉班固在《东都赋》中就写道:“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五经通义》曰:“舞四夷之乐,明德泽广被四表也。”四夷的舞蹈形式是:“东夷之乐执矛舞,西南夷之乐执羽舞,西夷之乐执戟舞,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此外,西域的舞蹈也在贵族中开始流行。这些少数民族舞蹈的流入并与中国宫廷中的俗乐舞交融。
汉朝的俗乐舞有武舞和文舞。武舞大气,舞姿刚健、气势勇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比如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文舞则有长袖折腰舞、掌上舞、盘鼓舞等。其主要特点就是轻盈飘逸而且有着非常高难度的技巧。它们最终在中国宫廷舞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两汉的雅乐舞在数量上要弱于俗乐舞。《汉书•礼乐志》记载,雅乐舞有高祖作的《武德》(后更名为《昭德》《盛德》),高祖六年由舜《招舞》更名而来的《文始》,《五行》(本周舞,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以及《四时》(孝文帝所作,以示天下之安和也)、《昭容乐》、《礼容乐》。
上述乐舞主要是用于祭祀。比如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帝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孝武帝庙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诸帝庙皆常奏《文始》、《四时》、《五行舞》。
谁有幸参加这个舞蹈大赛,谁有大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