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安生在記者會後進一步介紹核心小組,她說:「核心小組希望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士,和我一齊去接觸社會各階層人士,傾聽這些人士對政改的看法,及對政改的疑慮。希望可以透過商討尋求解決的方式。」
陳方安生表示,不希望小組有太多的成員,因爲有太多的成員,在商討時很難達到共識。至於核心小組成員的人數,她說,現時仍未決定最終的數目,但多數是8到10個。
她透露,目前已經接觸了2位人士,希望日後接觸更多人士。不過,陳方安生不願透露該兩位人士的名字。
陳方安生認爲香港政改的步伐太慢,她說:「現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去看政改;很多的陰謀論、很多的猜測,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我們可以排除這些猜測和傳聞,否則在普選這個具爭議性的議題上,是無法取得突破的。」
她又說:「我不能擔保我會在這項工作上取得成果,但我認爲,作爲一個關心香港的公民,我願意一試,並組織一羣關注香港長遠利益的人士,一起就政改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希望政府會考慮。我不期望政府會完全接納小組的建議,但若我們的建議可以引發政府的思考,從而制訂港人可接受的方案,我已經達到我的目的了。」
出發點永遠是爲香港好
被問到有關中共質疑她跟西方政府走得太近的問題時,陳方安生回答說:「我很不清楚這個擔心從何而來,無論在政府做事時,及現時退休後,我的出發點永遠都是爲香港好。因爲作爲香港社會的一份子,我希望香港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在經濟、社會、政治的層面,行一條正確又穩定及令香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希望在這方面盡我所能。」
「至於說外國人有沒有影響,事實上,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我們有外國人在這裏經商,無論在香港經商或透過香港與內地經商,這些生意人也有他們自己國籍的人士住在香港,所以他們對香港的動態、種種的發展有興趣,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很自然的。」
和諧非事事同意政府
陳方安生還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講到了她對和諧社會的看法:「一國兩制亦適用於和諧社會,如何成爲和諧社會,是有意見分歧,有人似乎認爲,和諧社會就是要同意政府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不認爲這是多數人對和諧社會的定義。我認爲,和諧的出現是當人民感到他們在政府制訂政策的過程中可以參與;市民有渠道可以反映他們的憂慮,並可期望那些憂慮會被處理。唯一可以做到這種和諧社會是給予港人在《基本法》所賦予的權利:通過普選產生特首和立法會議員。」
對於外界始終非常關注的問題:是否參選特首,陳方安生說:「我會在適當的時候就是否參選作一個明確的聲明。我沒有意思組黨。這會是不久的將來(就參選發表聲明)。」
有責任做到言行一致
陳方安生昨日在記者會上一開始發言時便說:「遇到有關乎社會民生及福祉的重大政策問題,港人必須作好準備,挺身而出,爭取重視。多年來,我有幸躋身政府高層,益發感到有責任言行一致。」
她在會上簡短地介紹香港的普選歷史:「在1985年首次將民選議席引入立法局,選舉以功能組別形式進行,票數有限,並非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到1991年,立法局首次有10名議員通過普選產生。那是香港邁向民主路上的一大里程碑。」
陳方安生指《基本法》的一大成就,是爲香港民主政制穩步發展訂定了清晰的路向,不過自1997年迴歸數年間,中共政權認爲建議不能接受。
她說:「沒有普選,真正的民主政府便無從實現。」
陳方安生說,在迴歸初期,港人都抱有新希望,但在迴歸後的9年期間,經濟急轉直下全面衰退;公共衛生方面,先後經歷過禽流感、沙士(SARS)肆虐,港府及市民都充分表現出百折不撓的志氣。但在政制發展方面,她反問:「我們又爲何停滯不前?」
陳方安生說:「其中一個原因是,雖然港人支持更大民主的聲音越來越大,有些人卻選擇捂住耳朵,充耳不聞,同時也有部份人傾向在《基本法》條文方面肆意大造文章,所以進行普選的跑道上障礙越來越多,要到達終點自然也就越來越困難。」
陳方安生借克努特王(King Canute)跑到海邊,坐在寶座上,命令湧起的浪潮退下,結果落得雙腳全溼的故事,來比喻商界翹楚與力求延緩民主進程的社會人士的情況。她認爲,這些界別的人士須明白,支持普選的浪潮是不會退卻的,試圖無限期保持現狀不是辦法。陳方安生認爲,民主派人士可以盡力幫忙消除商界的疑慮。
她舉例說,其中一個商界的疑慮是:民選政府必定會與商界爲敵,大派免費午餐。但從其它國家的經驗看來,該說法並無根據。
發展小組沒訂路向大綱
陳方安生說,另一個較難消除的疑慮是:民選政府有較大可能會挑戰中共中央的權威。她說,香港與內地在民主進程方面處於不同的階段,但基於「一國兩制」的原則,港人實在沒有理由不向前邁進,實現《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許下的承諾。
陳方安生指出,港人不再相信普選能夠實現,原因是港府政制發展專責小組只對07/08普選特首及全體60位立法會議員的政制安排,作修修補補,但對於進一步邁向普選的進程,卻沒有訂定路向大綱。
陳方安生認爲,問題出於政制發展小組的職權所限;她指出,要制訂政制發展建議方案的工作,若一開始就認定要制定一套可爲各方接受的建議方案,是有點不設實際,亦難以達成目標。
她說:「儘量尋求社會最大共識,當然無可厚非,但是,政府必須一如既往,以符合港人最大利益爲依歸,堅定不移地引領研究朝向應有的結果進發。」
她又說:「政府該做的,不是湊合一大堆往往互不相干的問題,隨機徵集民意,而是就未來路向提出清晰的建議,並擬訂達到全面民主的時間表,讓諮詢工作不致缺乏紮實的基礎。」
公司法對政黨無保障
陳方安生又認爲,現時個別人士要組織政黨,需要根據《公司條例》註冊爲合法組織是毫不理想的辦法。她希望香港能制訂獨立的專設法例,訂明政黨的功能與責任,並附設適當的保障條文,確保政黨活動健全,不會濫受干預。同時,政黨本身亦應及早草擬政黨宣言,讓市民得以了解各個政黨的宗旨與政策。
對於立法會如何由目前的組成方法過渡至全面普選產生,陳方安生指出,必須訂定發展步驟。其中,功能組別何去何從是一大問題。她說,根據最初的構思,間接選舉只是邁向直接選舉的踏腳石,不應永久保留。
陳方安生最後以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名句:「民主是最劣的政體——以往試行過的其它政體則除外」來結束其講話,藉此說明她採取的立場,並非因爲她相信在香港的繁榮社會,民主是解決所有管治問題的靈丹妙藥。
她說:「我清楚知道,建立強而有力但應變靈活的民主架構,長遠來說固然會造褔香港,但是期間卻要面對不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