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聯合國駐盧安達和平部隊 指揮官達萊爾將軍 |
---|
大紀元記者安莉莉6月29日編譯報導說,由彼得-雷蒙執導的《與魔鬼握手》記錄了這名加拿大籍的退休將軍在盧安達大屠殺十週年之際重返盧安達的旅程,也描述他在面對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時所發揮的責任感、良知及勇敢。此片獲得美國日舞影展(SundanceFilm Festival)「世界電影」單元最受觀衆歡迎紀錄片獎。
盧安達大屠殺倖存的孤兒 |
---|
此種族屠殺因爲大使館的迅速撤離、世界各國的漠視而導致80萬人在一百天內被屠殺,受難者大多是圖西族人和胡圖族溫和派。若不是因爲圖西人領導的「盧安達愛國陣線」在三個月後取得了軍事勝利,圖西人和胡圖人溫和派可能將被趕盡殺絕。胡圖族和圖西族各佔盧安達全國人口的85%和14%,原本這兩族並無任何的仇恨,但是在歐洲人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統治之下,胡圖人將圖西人視爲等同歐洲殖民者的侵略者。大屠殺就是胡圖精英集團刻意選擇的行爲,企圖通過鼓勵仇恨和恐懼來保存自族的權力,讓整個事件成爲一個有組織,來自深層社會階層的瘋狂報復行動。
達萊爾在當時深刻體會到聯合國和平部隊的力量是多麼微不足道,這十年來也因爲這件事情讓他飽受自責。他在離開盧旺達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以酒精麻醉自己。雖然達萊爾將軍當時理應承擔起阻止這場暴力的責任,然而這場屠殺的主要因素卻是當時的國際社會對此事的冷漠態度,幾乎所有國家和政府都不能逃避責任。
當時聯合國、美國、法蘭西、比利時和一些非洲國家等漠視「聯合國盧安達救助委員會」(United Nations Assistance Mission in Rwanda,UNAMIR)對於大屠殺即將來臨的警告報告。甚至在大屠殺發生時,比利時及美國陸續撤軍,聯合國總部還要求駐盧安達維和部不可介入內戰並避免一切武裝衝突。達萊爾將軍曾經要求支援5500名裝備精良的聯合部隊,然而聯合國卻拒絕向達萊爾提供資金,軍隊,物資。即使達萊爾將軍知道事態嚴重,他的請求卻從來得不到回應,他只能無力地看着盧安達大屠殺發生,看着每天不斷累積的死亡人數卻束手無策,用他僅有的武力保護兩萬五千名盧安達人民。
盧安達大屠殺倖存的孤兒 |
---|
透過導演出色的剪輯,我們在盧安達大屠殺過去和現在的影像中了解到達萊爾的心路歷程。而我們也在電影鏡頭的帶領之下回到那三個月的恐怖瘋狂當中,所有的場景都怵目驚心:有一個場面是在一所教堂中拍攝的,在那裏數十人被殺害,一個孩子乾癟而細小的屍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幅十字架。
達賴爾將軍對國際社會做出的特殊貢獻讓他獲得了第25枚的皮爾森和平獎章。盧安達目前種族問題並未完全解決。
這部電影提醒我們,是該仔細傾聽達萊爾敘述他在盧安達的親身經歷以及他所盡的最大努力的時候了。因爲這部影片的意義不僅是講述達萊爾飽受十年自責的故事,而是在告訴現在的人們,不要讓這種自責再重蹈復輒!不能讓種族滅絕、羣體滅絕的事件再在世界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