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2004年的夏天,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她拜託我幫她乾女兒找工作,就這樣我跟她乾女兒認識了。她是大陸一個著名大學的畢業生,因爲學的是文科,因此來美國後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低不成高不就,弄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我就勸她,既然來了美國,那就有來美國的原因,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時找不到工作,那就是機緣未到,機緣一到,誰都擋不住,她於是心安了許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她開始找男朋友,不久就遇到了一位她認爲可以寄託的男子漢,她很愛他,他對她也很喜歡,兩個人一起談到了婚嫁的問題,準備結婚。但事情似乎並不是那麼簡單。有一天,她突然哭着跑到我家,說她的男朋友要中斷和她的一切關係,自然婚也結不成了,她承受不住,又不能在乾媽家哭,就跑到我家向我訴說。當時,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人世間恩恩怨怨,錯綜複雜,我又不是神仙,豈能說的清。爲了探個究竟,只得建議能不能給她做個催眠試一試,她說行。在催眠中,她很快進入了催眠的狀態,並洞徹了她和她男朋友的因緣。

有一世,她是清朝時杭州郊外的一個大財主家的女兒。有一年清明節,她和奶媽一起去杭州靈隱寺上香禮佛。在她燒香拜佛的時候,有一個寺裏的小和尚被她的容貌、舉止所吸引,動了凡心,在她一處一處禮佛的時候,一直跟着她,遠遠的看着。女性的直覺敏感,使她一直覺得有一雙眼睛盯得她的後背火辣辣的。她很不好意思,又覺得很奇怪,忍不住回頭要看個究竟。這一看不要緊,小和尚眉清目秀,雖然穿着袈裟,卻英氣逼人,少女情竇初開,她也動了心。在她從靈隱寺上香回來的時候,她隱隱約約覺得有人跟隨,心裏七上八下,走路也放慢了許多,在奶媽的催促下,天黑前趕回了村莊。幾天以後,村裏的人便傳說有一個小和尚在村裏邊遊蕩,她知道準是靈隱寺的那個小和尚,她託奶媽去探個究竟。小和尚在靈隱寺已經知道這個老婆婆是小姐身邊的人,就向奶媽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說很想和小姐見一面,以了心願,奶媽自然不敢作主,但把小和尚的想法告訴了小姐。小姐芳心已動,巴不得和小和尚早日相見,就自己作主叫奶媽安排在後院見了面。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天下沒有不透風聲的牆,這事被財主知道了。爲了不辱沒家門,財主緊急託人給小姐另外做媒嫁了出去。小和尚從此以後再也見不到小姐了,認爲小姐欺騙、拋棄了他,痛不欲生,凡心動的一發不可收拾,因爲破了寺裏的戒規,偷跑出來,靈隱寺自然是回不去了,就四處遊蕩,最後抑鬱而死。

這個小和尚就是她現在這個拋棄她讓她痛哭流涕的男朋友,和當初小姐和小和尚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只是這回雙方的角色倒了過來。因爲小和尚抑鬱而死並不是小姐直接的錯,因此這回只是讓小姐痛哭流涕了一番,就算償還了。既然明白了因緣,她便不再痛苦了,開始尋覓新的生活。不久,我的這個朋友,便在網上找到了一位十分出色的男朋友,他是大陸某省高考的理科狀元,後來美留學,名校畢業後在美國一個大公司工作,薪水十分優厚,還有二十幾個專利。她和他談的很投機,很快兩人結婚了。我後來跟她打趣說,她的這兩個男朋友,一個是來討債的,另一個那可能就是來報恩的了。

在這一次催眠中,她還洞悉了她跟她乾爸、乾媽的因緣。她的乾媽對她特好,很喜歡她,而她的乾爸不知爲什麼,非常害怕她,凡事都聽她的,不聽他兒媳婦的,她跟乾媽兒子的關係也很好。兒媳婦對此十分妒忌,矛盾越來越大,後來有一天,兒媳婦用刀往自己的肚子裏刺,全家人搶下她的刀子,把她送進了醫院,光醫藥手術費就花了三萬多美元。最後乾爸的兒媳婦還是飛走了,兒子跟兒媳婦離婚了。事後,她乾爸常常嘴裏嘮叨:「報應啊,報應,憑空來個乾女兒,卻跑了媳婦。」 起初,家人以爲他在給自己安慰,並沒有當回事,後來發現,並不是這麼簡單的,真是報應!

就在這次催眠中,她便洞悉了她跟乾爸、乾媽的關係以及乾爸爲什麼老這麼嘮叨的原因。

有一世,她是個男孩子,因飢餓難忍,便偷吃了一戶人家的東西,這戶人家食物也很缺乏,因此這家主人非常生氣,將這個男孩吊在樹上,三天三夜不給水喝。這時有一個討飯的老婆婆,路過此地,於心不忍,便給這個男孩喂水,但也並沒有救得了他,後來這個男孩子死了。

那戶人家的主人,就是她的這位嘴裏嘮叨來嘮叨去的乾爸爸,那個給男孩水喝的就是她的乾媽。她真是來向他討債的,把她乾爸這一家一度弄得亂七八糟。但是按說她應該向她乾媽報恩的,怎麼會連累乾媽呢,這是我當時並沒有搞懂且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但是,後來的事情便解開了這個謎團。這次催眠以後,我給她找了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工作不累,但薪水很高。就在她結婚後,她離開了這裏,特地將她的這份薪水優厚的工作給了她的乾媽。按她乾媽的條件,找到這樣一份工作是不太容易的,但經她介紹,她的老闆就是同意讓她的乾媽去做,我想這可能就是她在向她的乾媽報一碗水的恩吧。

人世間恩恩怨怨,很多事情的原因並不是表面上就能說的清的。

如果明白了恩怨必報,善惡必報的道理,我們無論是在家裏還是社會上,對待所有能夠接觸到的人,無論他或她在歷史輪迴的長河中是恩人還是仇人,面對恩怨輪報,大家要是能夠更多的替他人着想,與人爲善,在矛盾和利益上,退一步海闊天空,豈不更好!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