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我想出去……
曼哈顿大塞车,因为联合国开大会,各国大官聚首,警笛开道,旌旗飘舞,一片礼宾轿车,一派权势风光。
23日,联合国好像特庄严,因为这一天世界的元首们聚会,听领袖们致词。重头戏自然是唯一超强的美国总统讲话,紧跟著就是自视“旧欧洲”盟主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表演,然后是德国总理施罗德,俄国总统普京,当然也少不了布什的小兄弟们——西班牙首相,意大利总理,以及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的日本首相小泉。在这个世界权力者们的party中,明显少了一个要角,那就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
大国领袖都到齐了,为什么中国的元首却没来?这是伊拉克战后首次联合国开会,要讨论全球反恐的世界新格局,北京怎么会缺席?胡锦涛生病了?没有这种消息。
胡锦涛出差了?也没有这类报导。胡锦涛在北京打磕睡,忘了这么大的公事?好像还不至于。那么胡锦涛为什么没来纽约出席联大?熟悉中南海内情的朋友说,胡锦涛被江泽民按住了,不让他去美国,尤其不让他到联合国,怕他把人们对当年江泽民在联合国风光的记忆给盖住、冲掉了。
江泽民至于这么小气嘛?看看胡锦涛当上国家主席之后的表现就知道了。 胡主席任何大事都不敢自己做主,更不敢胡来,整个一个伺候刁钻婆婆的小媳妇;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在“江慈禧”面前当“胡光绪”。中国的历史好像VCR,可以倒带子,时光倒转到清末年,只不过今天“垂”的不是竹“廉”子,而是窃听器、上海帮、闭路电视了。
今年7月1号,是中国共产党的82岁大寿(熬到风烛残年也难得,可中国俗语说73和84是两个坎儿,过不去就命归黄泉,看来共产党只有两年活头了),在这之前外电争相恐后报导说,胡总书记要发表“重要讲话”,可能有政改内容,中国的前景将“锦绣”,中南海要起“波涛”。可胡锦涛一讲话,世界媒体就呆得“结冰”了。人家讲的是从“Made by Jiang Zeming(江制造)”的复印机上copy出来的,唯一不同的是,就是没边没沿地加上了颂扬、谄媚“江核心” 的重点音符;比童养媳还孝顺,比溜须老婆婆还肉麻。懂行道的人说,这不是胡锦涛心坎的话,可他哪敢不这么说;他胡主席顶戴花翎坐金銮殿,可大印在江佛爷手里呵。"胡接班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糊"了,像刘林胡赵般被废黜,要么丢性命,要么遭软禁。
今年8月1号,是解放军(实际应叫专制军)的76岁大寿,军头们自然要按惯例庆祝一番。然而这个所谓的“建军节盛大招待会”冷冷清清,到会最大的官是国防部长曹刚川本人,然后是他手下的军头们。江泽民、胡锦涛,以及政治局全部常委,一个都没出席。可上一年的建军庆祝会,有“江主席"御驾亲临,后面跟著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倾朝要员。"江皇上"酒过三巡之后,还去观看了大型音乐会《军魂颂》,"与驻京部队官兵欢聚一堂",高兴得差点又给人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我的心永在”(江主席多想把“心”换成“权”字呵)。
为什么这次的建军招待会“江主席”(人家还是军委主席呵)、“胡主席”和后面的一长串的“常委”(不是尾)怎么都不来了?秘密就在江泽民的“小心眼”里。如果他和胡锦涛同时出席,就有一个排座位的问题,按胡主席的“国家元首” 和“党总书记”身份,胡都得排在江的前面(党指挥枪嘛)。垂廉的老人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屈尊当“老二”!如果江不出席,那更让胡独领风骚,还可能给外界胡要掌军权的印象,更了不得了。可是如果不让胡来,只容江一个人风光,那岂不更让人看出他垂廉听政的真相。于是“江主席”急中生智,来个“同归于尽”,咱们谁也别参加,让那些军头们自将自军,自我“解放”吧。
但招待会上的军头们,并没轻松。去年建军节曹刚川致词,强调的是党的“绝对领导”和“正确的思想理论”;可这次曹刚川致词强调的是,全军学习“江泽民军事思想,一切行动“听从江主席的指挥”;根本就没有“胡主席”的份儿;当然这一点都不新鲜,当年袁世凯一切行动听“老佛爷”的,哪儿有坐在金銮殿上的光绪的事儿呵。
胡锦涛当上国家主席后,只被江泽民“释放”一次,参加圣彼得堡的建城200年庆典,顺便去巴黎列席G8会议,只是“列席”,不是主角,江泽民才放心一点。而如果让胡锦涛来纽约,在联合国讲坛上面对191国领袖或代表发表演说,江泽民得“嫉毒”死。
本来就有人说上海男人心细(是好事),可像江泽民这样的上海老男人,大概就整个心胸和二间瓣都狭小了(可能需要做手术)。他给了胡锦涛头衔,却要按住他、捂住他、巫住他;腿下使拌子,手上使计子,心里玩把戏,让胡锦涛坐在国家主席的座位上“胡”思乱想,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可把貌相老实巴交的胡锦涛欺负死了。
瞅著这出21世纪“江胡游戏”,人们总算理解了,光绪37岁就驾崩了,而73岁的慈禧却硬是多挺了几小时。儿皇帝生生是被老佛爷欺负死了。念起这些史典国粹,只想说一句,“胡主席”保重!别让人家欺负“死”了。等你当上“老佛爷”的时候, 赶快改革这个欺负死人的制度吧。
2003年9月24 日于纽约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居纽约
——原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