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在強大的民意之下正式辭職,這位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葉劉淑儀,正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三條立法的積極推動者。
7月1日以來,香港幾次大規模的遊行示威中,市民除了要求董建華下臺,次目標就是直指這位民意支持率很低的女保安局長了。然而,葉劉淑儀在下臺之後卻滿腹的委屈。爲了傾訴心中的「不平」,她在各界左派爲她舉行的「餞別會」以及其它場合中,大肆進行「愛國」表演。比如,她在下臺後25日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就聲言「愛國是無分黨派的,愛國是天生的」。7月26日香港鳳凰衛視以《葉劉淑儀堅信「愛國天經地義」》爲題,對此進行了專門的報道。又如,26日出席「香港各界人士」的歡送會,心情激動的葉劉淑儀在致辭時,一句「無論去到哪裏,都會牢牢記住,我是中國人,亦系香港人」,再次盡顯她「熾熱」的「愛國愛港」情懷。
葉劉淑儀爲什麼要在此時頻頻上演「愛國秀」?我認爲重要的原因,就是爲她推銷二十三條立法時盡心竭力的行爲動機尋找道德依據。二十三條立法在香港可以說是聲名狼藉,成爲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因而,葉劉淑儀推動二十三條立法的動機不管被其染上多麼厚重的諸如「愛國」之類的道德色彩,但卻不能掩蓋住二十三條立法結果的不道德性,因爲其中類似於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反革命罪」條款,對香港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權利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否則,香港這座經濟城市不會出現五十萬人上街遊行示威這樣大規模的政治抗爭行爲。二十三條立法的結果也並不就是愛國的,正如金庸先生在接受採訪時所言,它「嚇怕了臺灣,破壞國家的根本利益」。
葉劉淑儀作爲香港特區政府的官員,應該首先學會如何愛民,再來奢談愛那個「國家」。不過葉劉淑儀由於不是民選出來的政府高官,她也就不可能去對下面的民衆負責,所以她在推銷二十三條立法時竟敢與香港市民公然對罵就不足爲奇。她爲了在立法院強行通過二十三條立法而帶頭造勢,如此竭盡全力地對委任她官位的上面那個政府和「國家」效忠,理所當然。她也聲稱:「自從肩負起二十三條立法工作的重任後,一直感到很疲倦,和同事見面的時間還多過女兒。」但是,她的辛勞確實沒有白費。葉劉淑儀在行將下臺的最後兩天,奉召進北京。在那裏,她得到了慰籍、關懷、鼓勵和很多的紀念品。香港之後,她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香港市民不滿的腔調又高了起來。或許,在她看來,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無關緊要,能夠得到那個「國家」的承認才是最有價值和最值得欣慰的。
中國那些自私、狡詐而又陰險的政客,莫不喜歡把「愛國主義」一詞掛在嘴邊,情緒亢奮而又「真誠」地進行着「自己把自己感動了」的愛國表演。說白了,他們嘴裏高喊的「國家」其實就是中共獨裁政權。在他們那裏,「愛國主義」成了他們侵犯和壓制人權、民主、自由等人類普適價值的工具,成了他們「合法地」謀取各種各樣政治利益的一塊金字招牌或遮羞布。
今天,這些極權主義者們祭起「愛國主義」的旗幡,企圖給二十三條立法披上一層合法的「愛國主義」的外衣,以表明二十三條立法的「政治正確」。如果這樣的話,我想說的是,他們的「愛國主義」將會同他們的二十三條立法一樣聲名狼藉,並終將遭到世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