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四月的北京,走过千百千、美人街、丽人街等数万米级的服装大市场,最为夺目的无疑是那些质次价廉的唐装。商家们一再「大出血」(降价),依然没有人问津。唐装的积压和滞销,引出一个关于「流行」的话题。

去冬今春,特别是两个月前的春节,无处不在的唐装,渲染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令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味道十足。

唐装盛行 商家忙

时尚的唐装热,不仅让成衣销售店赚了个钵满盆盈,江浙一带许多已停产或半停产的丝绸厂也受益匪浅,开足马力生产织锦缎面料,上游企业制丝厂也忙个不停。久受冷落的中式服装的满福来、博人两家柜台,光做衣服的手工费一天就收入一两万元人民币,唐装的盛行,更是激发了蚕农来年养蚕的积极性。

有统计说,仅北京就有三百万人穿上唐装,按每件二百元人民币保守计算,那就是六个亿的大市场。


上图:一段日子来,中国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全球


一段日子来,中国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全球,唐装仿佛一夜间走在潮流尖端,成为时尚中人的MUST HAVE ITEM。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三十多款旗袍,尤其是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元首身上精致贵气的唐装,令世人再次领略中国传统服饰的美感,使中国旋风越吹越烈,东方风情成了国际「大流感」。

时尚轮回

如今市场上流行的唐装已摆脱传统刻板印象,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唐装从上到下由独块衣料构成,它的的面料,不再限于真丝、软缎、丝绒、织锦缎,而是广泛采用棉、麻、化纤、莱卡、牛仔布等面料,令唐装更具适应性。款式上,注重领口、钮扣、门襟、开叉、下摆等细节的把握,在裤边裙边绣花,在边缘处镶边、流苏,再配上少数民族的绣片、吉祥的图案、团花、汉字、龙凤、牡丹、梅竹,更添雅趣。用云南的蜡染布制成的唐装也是一大潮流。

如果在四季交替中等待成熟,并最终获得成熟是一种必然的话,那么今日的唐装就是时尚轮回。唐朝给人一种泱泱大国的回味,从盛唐传下的气派和辉煌,仿佛穿上唐装,就会迷失在缎子和金边背后的历史里。清朝流行满族的紧身长袍马褂,汉朝的宽衣大袍不复相见。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流行,设计师结合传统满服和西服特点,设计出多款新式服装,最成功的就是旗袍,而唐装就是以改良旗袍为基础变化而来的。

历史令人迷恋。唐装,似乎就具天生的怀旧,仿如三四十年代四马路上散步的上海小姐,走动的模样,雅致、简约。正因如此,唐装就有异样的妖艳。它简洁而悠闲,在不经意地提醒你一种清闲、富裕的生活节奏,那种让都市年轻人在骨子里又爱又恨的东西。

唐装含蓄而不失诱惑,勾起年轻美眉对美丽的向往,体现着女性天然的曲线美,封闭衣袖下流露的曲线,华丽花纹里暗藏的简洁,富裕闲适中负载的传统文化积淀,唐装给人一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感觉。于是,它出现在中国足球队教练米卢身上,一大帮电视节目主持和歌星身上,出现在时尚的年轻人身上,怀旧的中老年人身上,出现在家家户户,出现在不同场合……

“流行风”后的隐忧

唐装盛行已带来隐忧,在南京,唐装占领了街头巷尾的每个服装摊、连开食品店的也捎带经营起唐装,至于各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更是唐装销售的主渠道。面对巨大的市场,粗制滥造的唐装乘机搭车销售,许多厂家为赶活儿,敷衍了事而质量参差不齐。


上图:唐装的流行,演绎了「东施效颦」的现代版


唐装这个民族品牌,似乎已被砸了。唐装的流行,演绎了「东施效颦」的现代版,不管瘦的胖的高的矮的,十个人聚会,竟有六七人穿唐装。其实,大部分人穿上唐装而自鸣得意时,有种说不出的别扭,让人联想到不是好人的形象。唐装的流行,让人想到当年的「红海洋」、「军服绿」,一切都以流行的方式,演绎了一个世俗化的时尚,而马路边的台球、地摊上的国画、电视中的清宫……流行令整个中国大陆闻风而动,此起彼伏。有学者说,唐装流行反映了当代文化的弱点,世俗化的文化蠕动,造就的一个个流行风潮,对当代主流文化的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