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从网友议论看今年中国准有大事发生
 
网议
 
2001年5月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周末闲来无事,上《人民日报》之《强国论坛》看看网友议论,在中美黑客大战、纪念五四运动等一片民族主义喧闹声中,也看到了江泽民独裁下中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在此特选数篇与各位分享,当然,这些都是经过中共论坛版主严格审查和过滤之后剩下的。

一位网友在题为“「严打」的对象包括「集体上访」?!”一文中谈道:“五一外出,在公路上看到这样的横幅:「严惩非法上访,非法上访必究」、「集体上访非法」、「规范上访行为,稳定社会形势」、「严厉打击集体上访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看到这样的标语,我有些疑问:姑且不论现在关于上访的有关规定是否符合宪法和我国有关规定,但是在严打期间,在公路上看到的严打危害治安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标语远远没有打击所谓非法上访的标语多,给我的印象就是:严打的对象主要就是非法上访,所谓「非法上访」才是广大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丑恶现象。

当我把疑问告诉当地人时,他们的说法更使我吃了一惊,原来「集体上访」已列入当地严打的十大对象之一。我不知道所谓「违法上访」如何影响了当地的治安,影响了当地的安定团结,我知道大多数情况则是,集体上访者多是迫不得已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可能也是某些人眼中的刁民);我知道,越是上访集中的地区多是问题较严重的地区;我也知道,湖南的「三陪女」当上厅级干部,是由于有人经过十多年的越级上访(应该属于「非法上访」的行为之一)才告倒的。”

其后,几位网友议论道:“对集体上访的限制是违法行为。是行政干预法制。是权大于法。失去了法制的意义。”“严禁越级上访,就是要求老鼠首先要向猫投诉 ”“我所知道的一件事:一个地方的政府工程,一大班民工做的一年到头没拿到钱,到年底去...”“转告这些人来论坛吧,风险稍为小一些,可能有点间接作用。”“那是最主要的。五一重点预防的就是下岗工人去市政府。”“ 何谓合理不合理上访,真是可笑,看来我党的干部水平...嘿嘿。”“中国人,尤其广阔农村的中国农民,真是活的很辛苦!”“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上访不利社会稳定”“控告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力,严打「越级上访」是一种违法行为!”“控告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力,严打「集体上访」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另一位网友在题为“ 5.1 回农村见闻” 一文中谈道:“农民大量外出,宁在城市死,不在农村活!田地荒芜,由于种田赔本,导致大量田地无人耕种,少量土地上的税费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乡镇干部、乡镇教师不光不能享受公务员加薪的成果,反而拖欠工资普遍,大家在那里混日子农村教育负担沉重,农村辍学现象普遍,读不起书,读书无用,多数人不满现状,农村很危险,这些事情发生在湖北中部。”

其后,几位网友议论道:“陈胜,吴广快来了。”“值得深思。”“农民问题几千年都解决不了,难道...?”“这和少奇同志的结论怎么类似?不是抄袭的吧,还是年代错了?”“被遗忘的角落。”“到处都一样,死气沉沉!”

针对一位网友的发问:“贪污受贿算不算刑事犯罪?为什么不在‘严打’之列?” 几位网友议论道:“ 法不治众!!!” 几乎无官不贪。“中国每年腐败造成多少损失?黑社会造成多少损失?”“和12年前相比,腐败更深更广,黑社会则是从无到有,快速增长。”“腐败要解决,黑社会也要解决,否则就是黑金政治,黑社会全面渗透权力阶层。 ” 有位网友说:“没那么严重吧”,得到另一位的回答是:“多看些国内电视台法制节目以及法制类报刊的案例吧。我已不敢多看,怕心脏承受不了。”

一位河北的网友谈道:“刚才看了石家庄台的《红色康乃馨》有感于反腐败是政府的首要。”几位网友议论:“ 河北的治安在全国最差,百姓深受其害。”“只对了一半。应该是腐败和反腐败都是政府首要。”“腐败分子的猖狂和淫逸生活,让我看了真不敢相信那就是真的。”

还有一个网友谈道:“给军队领导提个醒:我一次出差,有个军官请我吃饭,竟当着我的面使用「三陪」,令我扼腕!”随后几位网友议论道:“这里哪有领导?凡在这的大都是小混混,不是吗?”“ 太正常,我是城市兵,我当十多年了,中国军队我太了解。” “如今干部一大怪,五六十岁才学坏。唱歌要唱迟来的爱,跳舞专抱下一代!”

最后再选一篇网友们的议论,一网友问道:“民意调查:腐败,就业,农民,黑社会,哪个最可怕?”

几位网友答道:“美帝国主义最可怕 。”
“制度不健全最可怕!”
“顺序:农民,腐败,黑社会,就业。”
“这些只是草,应该分析土壤的成分。”
“是农民!”“农民问题,陈胜,吴广快来了。”
“黑社会!!!”
“腐败比黑社会更可怕,黑社会和腐败都是我们要坚决清除的。”
“是腐败最可怕。”

看了这些网友们的议论,各位朋友,您得出的结论是否和我一样?以流氓江泽民为首的中共行将灭亡!

 
分享:
 
人气:14,02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