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即人家原詩用甚麼字爲韻,你就依次序照用,但必須「別創新辭」(《舊唐書.元稹傳》)。李白原詩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江澤民不能別創佳辭,竟然套用了李白半首詩,所謂次韻無非活剝生吞。
生吞活剝當然不是江澤民首創的吟詩法。唐朝有個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例如李義府寫過一首五絕:「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張懷慶於是寫了一首七絕:「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他偷郭正一、王昌齡的詩篇尤多,當時人們說他「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大唐新語.諧謔》)。
但張懷慶雖是生吞活剝,畢竟還守格律;江澤民則連絕詩格律都剝去了。李白《早發白帝城》詩用平起格,第二句應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江澤民一改就變成「仄仄平仄仄仄平」,是不懂近體詩基本作法。
至於詩意,中國人從來只知松樹有節,未聞有骨;只知松濤隨風起伏,未聞松樹狂風之中安定如山。此外,李白「千里江陵一日還」是說只要一天就回到江陵;現在江澤民說「萬里南美十日還」,想是他的飛機要飛十天才到南美,而那「還」字儼然以南美爲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也許,江澤民想說的,是往南美十天就回中國。「隔岸風聲」則是指「美國權主義」。謹用這個意思次韻《早發白帝城》代江澤民贈卡斯特羅:「神州萬里海雲間,南美一旬笑去還。隔岸風狂雷雨鬧,與君煮酒氣如山。」
從前,明君不會以文辭自高。唐太宗允文允武,有朝臣想給他編文集,太宗不答應:「朕若制事出令,有益於人者,史則書之,足爲不朽。若事不師古,亂政害物,雖有詞藻,終貽後代笑,非所須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陳後主、隋煬帝,亦大有文集,而所爲多不法……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貞觀政要.文史》)只是缺德江澤民早就不理甚麼仁義道德了。
原題爲:常山月旦: 江澤民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