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的民謠、順口溜,與由作家文人創作、在報刊上發表的文學作品所不同,它一般是社會各界羣衆飯後茶餘、娛樂休閒侃大山時口頭創作的,並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的一種準文學——文學的雛形。它繼承了中國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甚至發揮了較強的戰鬥作用。新時期的民謠、順口溜與傳統的民歌、民謠一脈相承,對於清明世界中的陰暗面和種種消極因素,給予不遺餘力地諷刺、鞭撻,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憎惡之情。
一
20世紀80年代以後,伴隨着國民經濟形勢的好轉,公款吃喝也蔚然成風。有人推算說,1988年全國公款吃喝的費用是250億元,1993年飆升至1000億元。1000億元相當於1992年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假如這些數字屬實,試想,這些錢可修建多少所希望學校?可援助多少失學兒童?可解決多少下崗、失業工人的飯碗問題?對於公款吃喝,百姓看在眼裏,氣在心裏,因而,有關這方面的順口溜之廣、之多,便不足爲奇了。讀讀這些順口溜,大家會更深刻地了解公款吃喝風的嚴重性,增強制止公款吃喝風的緊迫感。
工農商學兵,都刮吃喝風;東西南北中,無處不吃公。
口中沒有味,開個現場會;要想解解饞,組織檢查團。
要想換口味,多開各種會;要想多喝酒,基層走一走。
年終工廠鬧兮兮,客人一批又一批;消防隊來查消防,防疫站來查防疫;
普法辦來查普法,計生辦來查節育;市總公司搞評比,區愛衛會選紅旗;
稅務分局前腳走,後腳來了物價局;誰來都要廠長陪,誰來都要擺宴席;
……
早吃晚也吃,有客陪着吃,沒客自己吃,有錢大膽吃,沒錢賒着吃。
古人云:「食色性也」。吃喝是人的生理欲求,是人自身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然而吃「自家」與吃「公家」卻是不同的。吃「自家」要掂掂口袋中的銀子,吃「公家」則沒有這份憂慮,可以「窮吃」。當然,光想吃還不行,還要找個理由把「吃」和公家的事聯繫起來,吃也要吃得「名正言順」。於是,那些饞官們便巧立名目,什麼現場會、評比會、下基層、搞檢查等等,不一而足。他們吃得是那樣的心安理得,因爲他們這一吃,經「抬轎子」的人一宣揚,還會落下個「深入基層,聯繫羣衆」、「平易近人」、「思想解放」的好名聲!
當官不怕喝酒難,萬杯千盞只等閒。鴛鴦火鍋騰細浪,海鮮燒烤走魚丸。
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將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過後盡開顏。
這首仿毛澤東七律《長征》韻,形象地活畫出了一部分爲官者腐朽糜爛的物慾、肉慾生活。有着如此追求的官員,怎麼能把人民羣衆的冷暖放在心上?怎麼配稱人民公僕?在吃喝成風的時代,也許會有人認爲這是小題大做,「不貪污,不受賄,吃吃喝喝算啥罪?」「只要兩袖清風,何懼一肚子酒精!」但是,請不要忘記,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物質生活還不是很富裕,有不少人還僅僅停留在溫飽線上,更何況還有不少下崗工人、失學兒童需要救助!
公款吃喝揮霍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百姓反映強烈。爲此,中共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下達了許多殺吃喝風的文件,採取了許多必要的措施。比如,1989年,中央發文明確規定,工作餐不準超過「四菜一湯」。不可否認,中央的舉措在一段時間內,對遏制吃喝風的蔓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饞官們變着法子、換着花樣頂風吃。
四菜一湯,四盆一缸;四菜一湯,糊弄中央;下鄉「便宴」,哄騙地縣。
四菜一湯,因人配方:一等人山珍海味甲魚湯,
二等人雞鴨魚肉三鮮湯,三等人白菜蘿蔔豆腐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吃工作餐,不就是吃與工作有關係的餐嗎?那吃會、吃基層、吃檢查……就對了。至於「四菜一湯」那就更好辦了,堅持「四」和「一」不動搖,至於是四個盤還是四個盆,是一個碗還是一個缸,乃至於那盤裏、盆裏、碗裏、缸裏,是放山珍海味還是白菜蘿蔔,則可靈活掌握。因而,公款吃喝風,在那些饞官們那裏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首新作《如夢令》便反映了這種現狀:
今夜笑談聲驟,滿桌剩餚殘酒。
試問宴中人,卻道「報銷依舊」。
知否?知否?莫令吏肥民瘦。
再看《請吃》:
下去視察請吃;上來彙報請吃;幹部上任請吃;人員調離請吃;
公司開張請吃;企業倒閉請吃;項目上馬請吃;工程下馬請吃;
道路破土請吃;道路竣工請吃;會議開幕請吃;會議閉幕請吃;
致富請吃;扶貧請吃;慶功請吃;挨罰請吃;任捐請吃;
救濟請吃;節慶請吃;沒有節慶弄個節慶也吃。有道是:
廠慶隊慶礦慶社慶店慶校慶處處可慶,
卅年廿年十年五年兩年週年年年能吃!
興也罷衰也罷生也罷死也罷喝罷,
窮也罷富也罷榮也罷辱也罷醉罷!
「只要爲集體,咋喝咋有理」,「爲集體」,公款吃喝似乎就有了充分理由,「不吃不喝,怎麼工作」;「把胃獻給黨」,公款吃喝似乎就具有了革命的悲壯性。
酒場就是戰場,酒風就是作風。酒量就是膽量,酒瓶就是水平。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喝多喝少要喝好,會喝不喝就不好。
一口全喝光,這樣的幹部要到中央;
一口見了底,這樣的幹部要抓緊提;
一口喝一半,這樣的幹部要再鍛鍊;
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黨放心;
能喝一斤喝八兩,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
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幹部得調走;
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幹部不能要。
這些勸酒辭,形似戲語,實則反映了一部分幹部生活的一個側面。同級勸酒,「感情深,一口悶」,若不然,則是「感情淺,舔一點」,這樣「革命小酒」便有了協調關係、增進情感之功能。小官給大官勸酒那必定是雙手舉杯,一口先悶,外加歌功頌德的「好話」,諛氣十足的表忠心「誓言」;更有「公關小姐」在旁插科打諢:「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俺給領導來敬酒。您在上,俺在下,您說幾下就幾下;您在上面好辛苦,俺在下面好舒服……」那些官們被說得飄飄欲仙、心花怒放,好不喜歡!「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飯飽睡半天。要辦的事等明天,天天如此賽神仙。」這樣的大吃大喝,「喝得機關沒經費,喝得傷肝又傷胃,喝得老婆分開睡,喝得告到了紀委會」,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同時也勢必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羣衆心目中的形象。
二
從80年代以來颳起的這場公款吃喝風,使得官場孳生出各種腐敗現象:濫用職權,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做事無原則。人民羣衆對於這些腐敗現象極爲不滿。於是,有關官場的各種順口溜便不脛而走。
公僕忘姓公,拉幫結弟兄;利用手中權,有無互相通;
你給我封官,我拿錢你用;吃喝嫖賭舞,朝暮同輕鬆;
福來大家享,禍來齊鑽洞;桃苑香菸燻,不辨西與東;
黨紀和國法,當我耳邊風;羣衆苦與利,任隨雨水衝;
抱團臭味投,爬練成蜈蚣,社會主義牆,防它搗鼓空。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少數幹部像這段順口溜所說的,無視黨紀國法,利用人民給予的權利,爲所欲爲,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們拉幫結夥,吃喝嫖賭,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九霄雲外,是國家的蛀蟲。他們「心裏想一套,開會講一套,做的又一套,就是不見效」,說得是「織錦緞面」,做的是「破麻袋片」。羣衆用《愛黨勝過媽》來諷刺他們:「愛黨勝過媽,愛國勝過家;黨就是咱媽,國就是咱家;沒錢跟媽要,沒吃從家拿。」這樣利慾薰心,腐敗變質的「公僕」們,工作起來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請看《談判技巧》:
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提,可以可以;
吱溜一響,有話好講;香菸一銜,各事好談。
再看《辦事效率》:
送上美女主動辦;送上錢財推着辦;無錢無女靠邊站。
這兩則順口溜描繪了一部分官員的工作情狀,表達了羣衆對官場腐敗現象的極度不滿。另有一則順口溜這樣描寫某些領導:
打麻將三天五天不累,喝茅臺三瓶五瓶不醉。
下舞池三夜五夜不睡,幹正事三年五年不會。
他們「上午圍着輪子轉,中午圍着盤子轉,下午圍着骰子轉,晚上圍着裙子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享樂上。那麼,工作成績怎麼交代?也好辦,「匡匡估估,報給政府;估估匡匡,報給中央;幹部升官,人民遭殃」,兒戲般就處理掉了。這則順口溜一方面表達了羣衆對某些部門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現象的不滿,另一方面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