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寬容是一種崇高的品質,只有高貴的心才具備。

耶穌基督說:人若打你的右臉,將左臉也送上。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能理解基督的話。特別是身陷囹圄的那段日子,身心俱遭到嚴重摧殘,更是對這個社會充滿刻骨仇恨。事實上,我有理由仇恨這個社會。我爺爺是國軍一代名將,爲了中華民族的民主、自由、獨立,與曰本帝國主義浴血奮戰8年,但是還來不及享受勝利的喜悅,即慘死在共產黨的屠刀之下。死則死矣,共產黨竟連民族英雄的妻小都又不放過,讓他們遭受了近30年的非人對待。我繼承爺爺之遺志,追求真理,卻將青春葬送。

一個苦水裏泡大的孩子,除了仇恨,還是仇恨。特別是無故遭到獄卒毒打和摧殘的時候,我的身心幾乎被仇恨之火燃燒。這時候,我偶然接觸到《聖經》。起初是抱着消磨時間的想法讀它。慢慢地,我被基督博大的寬容胸懷震驚了,心態也逐漸變得平和了。我深知共產主義是世界第一大邪教,但是除了少數利用邪數欺騙民衆、追逐私利的教首外,廣大普通教徒也是受害者。我們應該寬容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聖徒保羅曾是一名迫害基督的極端份子,但是在主的感召下,他終於放棄異端邪說,歸於主的門下。我相信,只要我們擁有博大的寬容之心,並堅持不懈地宣傳真理,大多數邪教徒會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如果怨怨相報,我們的世界必然被仇恨毀滅。

50年來,共產黨不餘遺力地推行「仇恨哲學」,把本來純樸的民衆培養成了暴民。共產黨武力奪取政權後,立即將前政權的領袖和領導成員誣爲「戰犯」,還將一般官員和普通官兵打成「反革命」,大開殺戒。這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在民衆中間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種子。在共產黨「階級鬥爭」的異端邪說蠱惑下,夫妻反目、父子相殘成爲非常普遍的現象。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叫《1984》的小說。裏面描繪了一個非常恐怖的社會。那個社會要求每個人絕對忠於「老大哥」。有人在夢裏說了對「老大哥」不滿的牢騷話,竟被自己的親生女兒告發,最後被送進監獄。「文革」時的中國,簡直是《1984》的現實寫照。當時,我家隔壁住着一對年輕夫婦。丈夫是民航飛行員;妻子是政府機關幹部。夫婦恩恩愛愛,衆鄰非常羨慕。突然有一天,一羣人將丈夫五花大綁押走。那位平曰看起來溫柔賢慧的妻子卻在一旁冷漠地看着這一切。衆人不明白髮生了什麼變故,很久以後才知道那位丈夫曾在家裏發牢騷,流露出投奔臺灣的想法,被「大義滅親」的妻子告發了。公道自在人心,那位受到共產黨表彰的妻子卻被左鄰右舍看不起,不知被人在背後戳了多少脊樑。

妻告夫、子告父的事情自古就有。記得北宋時,一位妻子將其作奸犯科的丈夫告發了,丈夫被官府殺了頭。婆家將婦人告到開封府,稱其違背倫理,要包大人主持公道。包拯先嘉婦人深明大義,後判斬立決。婦人大呼冤枉,非要青天老爺說明白「先嘉後斬」之理,不然死不瞑目。包大人曰:「汝爲大宋子民,告發奸人,當嘉;然夫爲妻綱,告之不義,該斬。」婦人默然無語,引頸受死。按現代的法學觀點來看,包拯僅因婦人違反倫理,即處死刑,顯然輕罪重判。但是,爲了教化民衆,有時不得不使用矯枉過正的手段。唐朝中後期,家奴告主之風猖獗,甚至有的家奴爲了泄私憤,將清白無辜的主人告到官府。朝庭爲了打擊這種歪風邪氣,下旨:「凡奴告主,一律處死。」

縱觀上下古今,共產黨是個異數。它不僅鼓勵告密和邀功,甚至殘酷鎮壓一切敢於傳播真理者。有李大師洪志者,見共產邪教流毒中華,民衆善惡不明,是非不分,遂傳播「法輪大法」,倡導「真、善、忍」,欲挽救不古之人心。共產黨視之如洪水猛獸,必欲除之而後快。其實,共產黨深知,若人人成爲「真、善、忍」之信徒,則共產邪惡教之基礎將崩潰,豈能容你「法輪功」坐大呢?

不懂得愛和寬容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的故事,曾經深深感動過我。一對老年夫婦唯一的兒子上前線打仗了。某天傳來噩耗,說他們的兒子戰死了,棺木即將運回家鄉安葬。不久,棺木運到了,卻不是他們的兒子,而是南軍士兵。夫婦倆什麼都沒說,以一個逝者應享受的禮儀將南軍士兵安葬了。後來,他們的兒子的屍體被運回,傷心的父母將他安葬在南軍士兵的墓旁。讀到這個故事,從不輕易動容的我,被老夫婦倆崇高舉動感動了。他們具有多麼大的寬容之心啊!因爲,那個南軍士兵也許正是殺死他們兒子的兇手。但在他們眼裏,只有逝者,沒有敵人。事實上,老夫婦並不是一個特例,美國人普遍具有寬容之心。南北戰爭後,勝利的北方並沒有像共產黨那樣,對戰敗者進行殘酷鎮壓。即使南方總統戴維斯、南軍司令李將軍,仍然受到紳士般的敬重。戰後,美國實現了民族和解,南北方共同投到國家重建中,美國最終成爲世界頭號強國。

有人說中國人從來就不懂得寬容。其實不然。國民黨在臺灣實行40多年的獨裁統治,對主張「民主、自由、臺獨」的民進黨進行殘酷鎮壓。民進黨的幾任黨主席以及主要領導人,哪一個沒有進過國民黨的監獄?民進黨執政後,並未報復曾經迫害過他們的國民黨。這需要一種胸襟,更需要勇氣。

基督說:愛你的敵人吧!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們真的需要基督教精神。
--摘自民主論壇(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