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讯】陈水扁政府与董建华当局的处境有几分相似。一个「新」的领导人,要驾驭一个「旧」的政治机器,虽然满怀改革理想,但眼高手低,有心无力,民望每下愈况。

 唐飞就像陈方安生,是来自「旧」政府的高官。新老板民望下跌,政事颓唐,他的食客、门生就将矛头指向「旧」官,认为他们施政不力,未能贯彻老板意志,甚至指斥为「旧」政府的卧底、内奸。

 陈、董政府所不同之处,是前者由民选产生,可抵得住一时的民望下滑,后者由小圈子「选举」产生,每有差错,合法性就遭人质疑。

 最近有越来越多言论,指港人的「喧嚣」源于「庸人自扰之」。某时事周刊一篇「新思维」文章说:「许多港人还有崇洋心态,对『自己人』反缺乏信心……当港人再被政客、媒体乃至于一些缅怀殖民岁月的『意见领袖』愚弄后,我的忠告是:香港人,你们应该醒醒了。」

 董建华「当选」之初,就像陈水扁刚上场一样,曾享过高度的民意支持,当时没有香港人「喧嚣」,也没有政评家用什么「崇洋」论来批评港人。

 可惜蜜月期只有几个月,禽流感、金融风暴、八万五、人大释法、路祥安……都是董建华民望下跌的原因;经济不景和政策令民众生活备感艰苦,是社会「喧嚣」的来源。任何一个政府无法有效处理危机和民众需要,都会出现「喧嚣」,并非「后殖民」的香港独有。

 其实香港的反对声音,比民主化前的台湾和南韩都柔弱。示威学生乖乖接受警方的胡椒喷雾;民主派只会发表无力声明;唱反调的报章仅有一、两家,如此温和的社会,竟被夸张成「歇斯底里」,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政评家才是「庸人自扰」。

 目前香港有廿万家庭月入仅得三千港元,经济转型令他们雪上加霜,那些坐在冷气办公室每月领几万块的政评家,却只怕李超人「撤资」,不许贫苦大众「喧嚣」,这算什么「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如果说港人崇洋、有「殖民依恋情结」,那么胡乱套用洋人的后殖民理论来解释香港情况,是否也是崇洋的另一形式?醒醒吧,「知识分子」!

转自世界日报(http://renminbao.com)